岑巩县生态农业唱响“富民曲”

17.08.2015  21:01

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尚华 摄)

吴志金和他的柚子。(杨家嫦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7日电  八月,秋高气爽,在这个即将丰收的季节里,岑巩的生态农业焕发着生机与活力。走进该县的田间地头,看到的是变化,听到的是赞美,闻到的是清新,感受到的是幸福与陶醉……该县的绿色生态产业,正持续释放着生态红利,农民的腰包鼓了,日子越来越红火。

     山上种出“金果子

    11日,笔者来到注溪镇周坪村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只见青油油的柚果缀满枝头,煞是诱人。穿行在林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乡间林野的清爽与疏朗夹杂着阵阵果香扑面而来。

    “整个村子全都种柚子,全村的人就依山吃山,发生态财。”随行的村主任刘洪云说。

    楠木坳以前是片荒山,杂草里夹杂着点灌木丛和松树,虽然也绿荫荫的,但是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在90年代时,该镇采取动员群众发展经济林,开始开荒种果。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帮助村民实施坡改梯种植,引进适宜生长的思州柚,并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出资修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昔日的荒山地上种出了一片片“金果子”,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宝库。

    “全得种柚子,才让我们富起来。”说起这片柚林带来的幸福生活,吴志金感慨万分。

    村民吴志金是思州柚老种植户,也是种植大户,1997年随着父亲在楠木坳柚子基地挖下了第一锄,如今十多年了,已经跟这葱郁的柚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目前他的柚子面积已经发展到近40亩,每年的纯收入最低12万元以上。修了房、也买了车,日子过得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据刘洪云介绍,全村365户几乎家家都种有思州柚,少的几亩,多的上百亩。目前,全村已种有思州柚4000余亩,人均收入达到85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