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小康路”修到百姓心坎里

26.09.2014  15:47

本报讯(杨元彬  徐学练)“水泥硬化路修道家门口,太好了,以后赶集方便了,买东卖西再也不用肩挑背驼,也不会雨天出门一身泥、晴天出门一身灰。”近日,笔者在龙田镇胡家村采访时,村民徐学高乐呵呵的说。
          去年以来,岑巩县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切实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整合资金投入方面,规划到2018年前小康路要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840公里,实施县、乡道改造160公里,建成通组(寨)公路16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200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12个。
          为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该县采取多种模式整合财政、发改、农牧、水利、扶贫、烟草等部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项目资金,积极推行“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通组路、产业路建设。2013年,按四级公路标准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93.5公里,建成通组路26公里、产业路32公里,整合各类资金投入1280万元。
          在强化项目质量上,该县实行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组、项目督查组三级管理体系。选派能力强、经验足的人员进入管理层,配备素质高、业务强、有责任感的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监理组,选用有良好社会信誉和施工业绩的施工队伍施工。同时加大社会监管力度,在项目所在建制村聘请村干部或村民1-2名作为社会监督员,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在深化体制改革上,该县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设施管护体制机制,探索推进公路管护市场化进程。今年该县以明确3个乡镇作为试点,出台具体改革方案,对农村公路用地、建筑控制区等内容进行明确,将维护公路产权列入“村规民约”,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建设体制改革。
          今年上半年,该县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11.5公里,实施县、乡道建设6公里,直接受益群众达20余万人。今年下半年该县将要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236公里,实施县、乡道改造1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0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