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柚”获丰收

21.11.2014  16:34
        又到思州柚飘香时节,在龙江河畔的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沿河两岸的思州柚基地,硕果累累、柚香四溢。该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思州柚精品水果种植,让许多果农发了柚财、住上柚房、开上柚车。

创新引进致富果
        “思州柚个儿大、产量高、口感好、价格稳,真感谢政府帮我们引进好产业……”说起思州柚产业,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杨代军介绍说,思州柚已成为该县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1997年,该县强化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围绕市场做文章,采取政府引导、部门示范、群众投入、联片管理等形式,在龙江河畔的思阳、注溪等乡镇实施了文旦柚种植,国家项目投入资金900万元,群众自筹投入资金600万元,经县林业部门考察,从浙江省玉环地区引进文旦柚新品种进行试种,同时,结合该县的气候特征进行嫁接,培植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并建成文旦柚示范点近10个、面积3000余亩。
        随后,该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发展文旦柚种植,建成文旦柚种苗基地,每年为果农提供种苗10万株,使文旦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县裕民果品公司副经理刘元标介绍,思州柚被引进后,很受群众欢迎,并得到不断壮大,2004年11月,获得了“贵州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与奥运推荐果品”等荣誉,2008年9月,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认证产品,2011年该县将生产的文旦柚已在工商部门注册为“思州柚”。
        该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思州柚种植大户刘寿军种植思州柚70余亩,年创收40余万元,不仅到县城购了新房,而且还购买了轿车。如今象刘寿军一样,共有70余种植户修建了“柚房”、30余户购买了小轿车。

合作社“抱团”发展
        注溪镇周坪村果农吴高尧是该县第一批种植思州柚的农户,1997年他开垦20多亩荒地种植思州柚,随后他带动家人陆续种植了60多亩,他种植的思州柚个大、产量高,每年纯收入都在40多万元以上。
        2008年,村民吴高尧带头成立了岑巩县兴发思州柚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建立思州柚基地1600余亩,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较好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如果没有专业合作社的帮助,我滞销的柚子可能就会变质,那损失可就大了。”去年,在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果农杨代辉的滞销柚得到销售创收后,他高兴地说。当时由于市场原因,临近春节,全县仍有10万公斤思州柚滞销,兴发思州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吴高尧带着思州柚来到贵阳市,上门推销,合作社以每公斤4元的批发价与客商签订5年供销协议,滞销的思州柚在贵阳市的30余家超市销售一空。
        目前,该县有果品公司1家,果品协会3个,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其中兴发合作社已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如今,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果农“抱团”闯市场,不仅与省内外一些水果市场建成销售网点,而且还建成网络销售体系,打开了思州柚销售市场,产品远销湖南、广西、重庆等10余个省市,让果农吃了“定心丸”。

小柚子做成大产业
        在思州柚发展初期,果农依靠“岑-石”公路摆“路边摊”、挑着柚子赶“转转场”、为一些部门单位联系“送土特产”……然而,面积增加产量大了,“路边摊”、“转转场”已不适应发展,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部门单位“送土特产”的少了,一下让思州柚市场陷于低谷。
        从无到有,从有到特,历经一次次“阵痛”后,岑巩县对思州柚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近年来,该县按照“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理念,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农特产品,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了一批以思州柚精品水果为重点的县特色产业,着力做大做强文旦柚产业,注重产品品质。
        “去年,我申报思州柚包装盒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后,产品销路太好了。”为发展打开思州柚市场,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注重思州柚知识产权保护,贵州黔乡情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大珍高兴地说,知识产权不仅对产品进行保护,而且更有利打开市场。
        如今,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搭桥、发挥品牌效应,在县内外已建成销售网点20余个,让思州柚的市场得到拓展。目前全县已种植文旦柚近4万亩,初步形成规模产业,今年该县有2.6万亩思州柚挂果获得丰收,产量预计可达1000余万公斤,产值8000余万元,让5000农户受益,被果农称为增收致富“黄金果”。
        “在扶贫项目的实施下,思阳、注溪等乡镇群众种植思州柚的积极性高涨,今年又发动500余农户新开垦荒山种植思州柚1万,争取年前完成植苗。”该县扶分办主任龙道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