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治理石漠化惠及2万农户

19.01.2016  16:09

本报讯 “别小看我的这些油茶,2015年初次挂果后,它们已为我创收近万元。”近日,贵州省岑巩县羊桥土家族自治乡姚寨村村民夏炎指着自家的200余亩油茶高兴地说,“石漠化治理扶贫项目让过去的‘不毛地’变成现在的‘花果山’。

近年来,岑巩县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采取政府引导和项目扶持的方式,将退耕还林、财政扶贫开发、日元贷款、油茶生产等项目的资金进行有效捆绑,以石漠化严重区域的大有、凯本、天马等乡镇为中心,向边远山区逐步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在治理区域内,岑巩县林业局在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种植牧草的同时,还鼓励农民种植油茶、南竹等经果林。

十二五”期间,岑巩县通过整合项目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治理石漠化面积10.88万亩;完成封山育林9.57万亩、人工造林8.4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89%,比“十一五”末提升1.54个百分点。通过石漠化治理工程,岑巩县新增经果林种植面积近6万亩,农户每年从经果林、养殖获得收入超过5000万元,惠及2万余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