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欲“进军”欧洲 找准好时机还要有好方法

13.04.2016  09:20

欧盟商会西南区董事会主席

白桦(Mr.UIrich.O.Brich)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大文

波鸿集团董事长

董平

在欧洲,每3台冰箱压缩机,就有一台是‘长虹造’,海外市场已成为长虹的重要拓展空间。”4月12日,在2016川欧投资合作交流会上,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大文分享长虹11年的“跨国经”。

台下,四川极道电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文认真聆听。“公司有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也有德国、英国等国的企业上门寻求合作,但我们没有经验,如果盲目外出建厂,很大可能会碰壁。”周志文说出了不少在场川企的“心声”。

近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欧洲经济市场的变化,部分有实力有技术的川企正“摩拳擦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川企“进军”欧洲市场,现在是好时机吗?要把生意做到欧洲,又该避免哪些弯路?

三位“重量级”嘉宾的分享,或许给人以启迪。

看准时机 川欧合作正当其时

记者:今天的会场上,我们看到川欧双方的对接充满诚意。当下,川欧的合作趋势该怎么看?

白桦: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欧洲的经济发展也有些疲软。欧洲有许多优质中小企业,有技术有生命力,然而经济下行的压力,让这些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它们迫切地需要资金的加入。此外,近期欧元处于贬值的状态。两个因素叠加,让欧洲中小企业“降价”,倘若此时有意通过并购进入欧洲市场的川企,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到优质的企业,从而打开欧洲市场大门。

黄大文:长虹从2005年起就在捷克建立了生产基地,目前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欧洲成为了长虹海外发展的第一大市场。我们看好海外市场,目前正与捷克商谈,双方将有望共同建造中捷四川工业园,开展深度合作,让合作像刚刚开通的成都直飞布拉格的航线一样,没有距离。

董平:波鸿是一家民营企业,“跨国”历史已经16年了。投资、并购等方式都尝试过,目前已在美国、匈牙利等国有了16家生产基地。在如今欧元贬值的情况下,欧洲有着不错的投资市场,当地政府往往也会拿出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入驻,这些都是商机所在。

避免碰壁 人才是关键

记者:不少川企有担心,尽管现在国家政策鼓励走出去,欧洲市场也不错,但由于没经验,或许会遇到碰壁甚至亏损的情况。

白桦:如同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一样,四川企业要到欧洲投资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双方在语言、饮食、文化乃至做事方式上都有不同,适应一个国家并不容易。

应该怎么做?最便捷的路是抓住能同时了解两地政策、文化等的人才或者寻找相关的平台为双方“搭桥”。另外,无论是在合作的前期还是合作进行中,双方都应当保持高频及时的沟通,最大限度减少出错环节。

黄大文:要把功夫下在“本土化”上。川企到欧洲市场发展,除了派企业本土的人才前往,也应当考虑甚至加大对当地人才的招聘。当地人才有着丰富的经验,了解当地的政策情况,能给初入市场的川企提供建议,让企业“省力气”。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中国和外国员工彼此了解、融入对方的文化。

除此之外,川企走出去,务必要注意两地法律的不同。准确又便捷的方法就是在当地找一个好的律师事务所,在他们的帮助下把当地的法律研究透彻,筑牢生产销售的“法律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