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多举措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远程医疗是现代医疗与网络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医疗服务,能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突破时间、空间、专业和人员的限制,切实解决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利、医疗条件落后、“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现实问题。黔西南州以完成全州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为目标,从组织领导、健全机制、督查、考核等方面推进任务落实,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了由州人民政府领导为组长的远程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办公室在州卫生计生委负责远程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日常督促、指导、调度、协调工作。州卫计、发改、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出台《黔西南州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人员管理、项目报批、服务价格调整审核等远程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作职责,形成统一领导、各施其职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全州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成立远程医疗管理服务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员,负责远程医疗系统运行、监控、维护、督导等工作,为推进远程医疗建设提供保障。
二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州人民政府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县(市、试验区)及相关工作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采取“周调度、月督查、双月评比”的方式重点督导,对远程医疗工作重视不够、协调推动不力或方向方法有偏差的进行全州通报,限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开展问责,并将远程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作为县(市、试验区)及相关工作部门“一把手”工作能力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是示范带动,统筹推进。兴义市人民医院作为全省第一家通过省级远程医疗技术考评的医疗单位,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建立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教育协作,指导好望谟县人民医院、贞丰县人民医院、平塘县人民医院、福泉市人民医院等多家省内州内县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至今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病例300余例。利用好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等6家全省远程医疗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借鉴学习,督促医疗单位相互指导和学习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设备配置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了全州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步伐。
四是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建立了黔西南州远程医疗评估评价专家库和临床专家库,一方面医疗专家能直接参与研究、制定远程医疗相关制度、政策、绩效考核、技术考评等工作,确保出台的远程医疗配套政策方案在实际工作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将全州的医疗专家资源集中到线上,涉及43个临床科室共462名专家,对专家相关资料进行统一整理、标注,切实方便老百姓在基层就能与名医专家面对面就诊,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病不出州”的工作目标。
五是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将远程医疗全覆盖经费纳入2016年财政预算,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经费保障,搭建全州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目前,州级已投入资金300万元启动州级设备采购,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均已筹集到位。截止4月30日,全州24家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完成远程医疗场地标准化建设,125个乡镇卫生院已完成73个,其余乡镇预计5月底前全面竣工。同时,与电信公司为远程医疗电路通信合作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6年州、县网络带宽速度将从原10兆网速免费提速到20兆,乡镇网络带宽将从原6兆网速免费提速到10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