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法院调研成果取得新突破 调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1月12日,全国法院第二十七届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发布评选结果,黔南法院迎来新年的首个开门红。据悉,黔南法院干警撰写的学术论文1篇获得三等奖,3篇获得优秀奖,共占全省的40%。这是黔南法院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征文比赛上历史性的突破,调研工作取得的新成绩。
领导带头示范,坚持一线调研。院党组作出要求,每位院领导每年下基础调研不少于6次,撰写调研文章至少1篇。 2015年,州法院领导班子共计到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调研4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10篇,其中7篇调研文章刊登在《中国审判》、《贵州调研》、《贵州审判》等权威刊物上。
围绕重点问题,精选调研课题。州法院每年都会根据当前法院工作重点,拟定10个重点课题,以招投标的形式全州法院招标。招标课题成果实行匿名评审和复制率检测,确保课题质量。对条件成熟的成果,及时转化运用,为法院科学决策服务。2015年,全州法院招投标重点调研课题13个,经省内外专家盲评,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9名。12个重点调研课题组均草拟了解决问题的建议稿,为指导法院工作提供了依据。
重视写作指导,增强调研能力。州法院每年依据调研课题重点问题举办全州法院调研写作培训会。邀请理论界与实务界知名专家亲临授课,面对面地培训写作技能,提高干警的调研能力。建立内部交流群,为全州调研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目的。针对全国性的学术论文比赛,州法院严把筹备、指导和筛选三道关,确保向省法院推荐高质量文章。2015年,中级法院共遴选9篇文章推荐到省法院参加第二十七届学术讨论会征文比赛。
注重保障作用,夯实工作基础。制定重点调研课题招投标管理办法和调研工作考评制度,用制度管理调研工作。一是明确任务,要求全州法院院领导和硕士、博士干警每年完成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二是保障经费,对完成的调研课题,发表的文章,均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充实人才,要求在基层法院研究室配强工作人员。
近年来,州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纳入了考核指标,保障了调研经费,多措并举掀起了调研热潮,调研已经成为干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调研成果丰硕。全州两级法院共撰写调研文章600余篇,在州级以上各种刊物上发表360余篇,重点课题获奖50余篇。其中调研成果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优秀奖4篇;获得省级表彰的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1篇;参加州委重点调研课题研究获得优秀奖1篇。调研成果实现了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和在最高法院、省法院获奖零的突破,有的调研课题直接转化为工作决策依据和审判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