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长“卖”茶记

21.04.2016  15:23

    4月20日,贵州省长孙志刚等品尝黔西南野生四球古茶树所制茶叶。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阳4月21日电(卢志佳)4月20上午,在遵义市湄潭县举办的2016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一结束,前来参会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杨永英就忙开了,一头利落短发的她,把各路茶叶专家、茶商、官员等与会者往黔西南州茶叶展馆里招揽,俨然是这个展馆最敬业的茶叶“推销员”。

    第一个被杨永英请过来的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这位多以茶为线索题材创作的著名作家刚刚被聘为贵州省十位茶文化大使之一。

    “请坐,王老师快请坐。”杨永英把展馆门口茶桌前的几把椅子铺张开来,一个劲招呼王旭烽落座,生怕这位贵客“”了。

    一落座,工作人员就拿出黔西南州普安县野生的四球茶古茶树所制茶叶冲泡开来,茶香四溢。显然,品过不少“好茶”的王旭烽也被这一杯幽香的古茶所感染,情不自禁评价一句,“入口不错,回味甘甜。”听到好评,杨永英脸上笑开了花。

    “你们有没有这个古茶树的图片,我看一看。”王旭烽问。

    杨永英环顾一圈,发现展馆里茶叶成品不少,但似乎是没有合适的资料图片,立刻拿出手机里储存好的古茶树图片,一张一张翻给王旭烽看,边展示边详细介绍普安古茶树乃至黔西南州茶产业的发展情况。

    杨永英介绍,普安县处于低纬度、寡日照、高海拔地区,且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优质有机生态茶的种植。“我们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黔西南州的茶叶品质也很好,可就是品牌知名度不够,希望王老师给我们出出主意,有机会的话帮我们策划推广一下。

    杨永英知道,眼前这位王老师同时还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如果能有茶文化专家的推荐支持,对于当地茶品牌“走出去”大有裨益。

    席间,两位曾在黔西南州工作过的领导也来到展馆,加入了茶局,并在一边帮腔:“王老师,您一定要去实地看一看,考察一下我们古茶树的生长环境。

    “你们应该先搞一个古茶树的普查,这样的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王旭烽显然也有了兴趣。

    杨永英立马招呼工作人员:“快记一个王老师的电话,欢迎王老师去我们黔西南州看看。”一番交流之后,杨永英心满意足地送王旭烽出展馆。

    半分钟时间不到,贵州省省长孙志刚一行来到展馆,杨永英不在场,展馆的工作人员一时也没底气上前为省长做介绍。好在,“王牌推销员”又及时小跑回来,拉开椅子,请孙志刚一行落座,又热情洋溢地“推销”了三杯茶的时间。

    省长离开展馆后,杨永英又把话匣子向记者打开,从当地发现的百万年前的茶籽化石,聊到普安县境内的2万余株野生古茶树,乃至全州的42万亩茶园……杨永英对于推动黔西南州茶产业发展的迫切愿望溢于言表。

    “我在这里吆喝,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贵州茶,让更多人支持帮助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杨永英认为,这些年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所有贵州茶人的努力,而她作为一级政府负责人,当好贵州茶的“王牌推销员”更是义不容辞。

    2015年末,贵州茶园面积达到689万亩,位居全国第一,全年茶叶产量22.4万吨,总产值214.8亿元,综合产值404.9亿元。

    “正如孙志刚省长在开幕式上所说,未来五年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又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杨永英说。

    4月20日,贵州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右一)在贵州省茶博会上向著名作家王旭烽(右三)推介普安古茶树所制茶叶。新华网 卢志佳 摄

    4月20日,茶艺表演者在茶博会黔西南州展馆内表演茶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