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建州60周年民生与社会保障成就综述
汗水的挥洒,会有春华秋实;雨后的天空,会有绚丽彩虹。
建州60年以来,全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高举民族团结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活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6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全州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均提高到96%以上,民生事业发展与社会保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固“本”开“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雷公山麓,人民高歌;月亮山脚,群众欢舞。在黔东南的苗乡侗寨和绿野田园,“幸福”被精彩演绎。“凯里已是今非昔比,曾经空空的凯里,现在已经是一座繁华的都市。”第一任州委书记张玉环回忆起建州时的情景这样说。
60年,州府凯里市从建州时的600户人家、一个空坝子完成向一座繁华都市的华丽转身。
变的不只是城市景象,还有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面貌。“现在时代变了,大家都吃腻了大鱼大肉,开始追求健康生态的食物。”1967年参加工作,如今已从凯里市农业局退休的吴大爷谈起自家的年夜饭时如是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李克强总理深情嘱咐。
60年来,我州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就业,从不停歇。
如今,人民群众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有了重新生活下去的信心。”姜熬花眼噙泪水。
她是剑河县革东镇居民,与丈夫育有一个孩子,两人都无固定工作,是典型的零就业家庭。维持日常开销已经不易,加之一名家庭成员患有重疾,高额的医疗费用,让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剑河县委、县政府主动上她家了解情况并积极帮扶,将其聘用到柳川镇社保所从事后勤工作。拿到聘用文件的那一刻,姜熬花感动流泪。
追忆是为了记得,回眸是为了砥砺。
建州初期,全州有从业人员44717人,93.7%是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1985年,按照“三结合”就业方针,全州大力发展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州从业人员增到210800人。
201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52万人,为近年来最多的一年。
“十二五”期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1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的规划预期目标以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61期2.86万人,累计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18.64万人。
60年来,全州坚决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实惠。“我光靠给游客照相,一个月收入就超5000元,再加平时的民族刺绣,收入也有六七千元。在家创业是享受,既挣到了钱,还能照顾父母子女。”雷山县西江姑娘张芬谈起现在的境况,满脸幸福。
依托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很多像张芬一样的群众,尝到甜头,有了盼头。“十二五”时期,全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4%和11.8%。
收入的增加,让城乡居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由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向吃的讲究营养可口,穿的讲究新颖舒适,住的讲究宽敞配套的方向发展。
夯实根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走在黔东南大地,普通百姓的欢笑发自内心,人民群众对党的称赞发自肺腑。守住人民群众的底线,让他们的生活无后顾之忧,正在真实上演。
2009年,对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民赵荣斌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他和徐发中等人筹建的“一把手”养殖场正式投入运营。
曾经在修村组便道时,放炮炸岩落下肢体三级残疾的赵荣斌做梦也想不到会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养殖场,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一切都真实发生了。“社保是民生之基”。60年来,全州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之底、托住特殊困难人群之底、托住急需救助人群之底作出了巨大努力。
2014年,我州将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2100元,农村鳏寡孤独和无劳动能力人群年保障标准提高到30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
整个“十二五”,全州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93.1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7.1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更是实现全覆盖。
60年来,全州为保障好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优抚工作、发展好老龄事业、维护好妇女权益、关心好青少年健康发展、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付出了艰辛汗水。
2010年,制定实施了《黔东南州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黔东南州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了我州妇女儿童发展目标。
2011年,制定实施《黔东南州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011-2015年)》。2014年,颁布实施《黔东南州残疾人同步小康行动方案》。全州残疾人事业迎来大有可为的发展期。“十二五”期间,实施19个县级老年服务机构或综合性服务机构项目建设、63所农村敬老院建设,新建老年体育活动场地7个,建立了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抚养补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
农村危改,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民有所居
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他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化作行动。
雷山县固鲁村民文炳珍,穿着一条别致的围腰,围腰上工工整整绣着“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九个大字,她笑着解释绣字的原因:“我家危房改造得补助,孙子读书不要钱了,种田免税还得直补,到医院看病有农合,你说现在生活这么好,我怎么不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呢?”
60年来,全州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倾注财力、物力、人力改善农村贫困户居住条件,完善农村住房保障机制,让贫困农村居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子,尽全力实现他们的安居梦想。
2008年以来,全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先后启动“万户试点”、扩大试点、全面启动、“整县推进”,做到应改尽改,危改效果显著。
截至2015年底,全州累计投入各级政府补助资金34.48亿元,实施改造农村危房50万户。“十二五”以来,全州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2万户,占规划预期目标的80.2%;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3.56万套,达到规划预期目标的98.9%。
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农村危房改造继续向纵深推进。截至2016年3月,全州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8245套,改造农村危房3万户。
黎平县蒲洞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道全面硬化,风雨桥修缮一新,农家新屋拔地而起……
蒲洞村民林宪平动情地说:“我和母亲能住上新房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让全州农村人居住房和人居环境大改善,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
扶贫搬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奔向小康
贫困人口面貌焕然一新,一份份希望就在今天。“以前我在家种田,一年下来,勉强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工作!”榕江县计划乡摆拉村村民朱文富激动地说。
2013年,计划乡摆王、摆拉两村的303户1070名苗族、水族同胞,在榕江县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告别条件艰苦的山村,乘坐38辆客车一齐移居县城,住进了政府分配给他们的楼房。朱文富正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榕江县委、县政府还积极联系贵州永盛木业公司和榕江甘力木业公司等企业,结合雨露计划对搬迁移民进行就业培训,让朱文富这样的大山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了“迁得出、稳得下、富得起来”。
州委、州政府坚决将易地扶贫搬迁视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个能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机遇、一项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治本之策、一个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
60年来,奋力倾注于此。
2015年,全州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房4500套,搬迁1.9万人。整个“十二五”,全州搬迁2.71万人,农村贫困居民向全面小康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十三五”期间,全州计划搬迁1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少于4万人。
庆祝于斯,奋斗于斯,回望过往峥嵘岁月,丰收喜悦果实,展现民生发展辉煌成就。全州各族人民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追寻历史先声,唱响时代强音,宣告他们将继续在“民生”这条大道上,坚韧不拔、勇毅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