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工业发展:大企业顶天立地 小企业铺天盖地
新工业 新定位 新目标
——铜仁市工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核心提示
地处武陵山区的铜仁市,如何在守住生态与发展底线的基础上,闯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又有别西部其他地区的工业强市新路,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9月10至11日召开的铜仁市委一届八次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该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新征程、新篇章。
《决定》解读一 新目标定位清晰 三步走循序渐进
《决定》分别确定了新型工业发展的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和十年目标。
三年目标:到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240亿元,带动就业8万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3%,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以上。
五年目标:到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6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带动就业11万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8%,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以上。
十年目标:到2025年,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工业经济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该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的经济产值目标定量,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发展所需,体现了抓好新型工业化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决定》围绕发展目标,千方百计夯实人才、研发、物流和生产基础,振兴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生产服务性产业、转移承接产业,做到实现目标的路径清晰。
《决定》解读二 增长极齐头并进 大基地比翼齐飞
《决定》以“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为基础,打造两大增长极:一个以黔东工业聚集区为主轴,辐射江口加快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医药、电子信息及商务、轻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形成东部工业增长极。
另一个,以思南、德江、印江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中心,带动石阡、沿河同步发展,重点发展大健康、茶叶加工、中药材加工、特色轻工、以船舶和农用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等产业,形成西部工业增长极。
该市重点构建五大产业基地,即以锰、钡、汞、钾等为重点打造西部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以页岩气、核电、风电、储能电池等为重点打造西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服装鞋帽、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打造全国承接产业转移基地;以水、酒、茶、食品、药、休闲养生等为重点打造全国营养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打造西部石材产业基地。
《决定》在加快产业体系构建中,重点突破八大产业,即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能源环保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特色轻工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大数据产业。
该市通过对发展产业的布局规划,对各区县今后在工业经济发展上方向和产业类型更加明确,既有效回避了发展的无序竞争和项目的重复建设,又为守住生态底线作出了保障。
《决定》解读三 大企业顶天立地 小企业铺天盖地
《决定》在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扶持企业发展上,按照“个改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目标和路径提速发展,推动工业发展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在培育小微企业上,该市将充分发挥“万户小老板”“3个15万元”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创办各类企业,引导小微企业向园区集中。
在龙头企业的打造扶持上,该市依托八大特色产业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科技推动等办法,做大做强重点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大企业做强做优,形成百亿元企业为先导、十亿元企业为带动、亿元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到2020年,该市力争全市亿元产值以上企业达300户,10亿元产值以上企业达50户,50亿元产值以上企业达10户,100亿元产值企业实现零突破,全省100强企业达5户。
《决定》解读四 守底线绿色发展 转方式融合跨越
《决定》指出,走新型工业化战略必须全面守好“速度、收入、脱贫、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推动两个“融合”,实现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在推动“产城融合”上,坚持“多规融合”,高起点规划产业园区,推进园区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无缝衔接,促进产业园区与农业园区、城镇综合体、旅游景区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推进产业园区功能城市化,促进产业发展、生活居住、商业服务配套统一,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
推动“两化融合”,即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企业通过数据云、电商平台等先进科技技术运用,实现全市工业2.0直接向工业4.0跃进,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弯道取直、后发超越。
(成嘉廷 通讯员 冯胜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