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美国真要走上东亚冲突前沿?
中工时评:美国真要走上东亚冲突前沿?
本网评论员 毕振山
在上周末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美军事领导人发生了激烈争论;与此同时,美国起诉5名中国军官的事件也令中国很生气。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领土争端中,美国习惯扮演“后台”的角色,但最近美国军方的表现却似乎预示着美国要走上冲突前沿,从军事上正面施压中国,事实果真如此吗?
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已经是五角大楼连续14年发布这样的报告。本年度的报告除了继续关注中国军事发展外,还指出将继续发展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军事关系,同时重点关注持久实质对话、务实合作和减少风险等三大领域。从这些内容来看,美国对中国的军事策略并没有实质变化。
在军事方面,美国一贯奉行的是接触政策,每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提及最多的,都是要求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对话等内容。很明显,美国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但却希望了解中国的军事发展进程,以确保其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势,并据此制定相应对策,包括支持盟友在何种程度上对抗中国等。
6月底即将举行的2014年“环太平洋”军演也印证了这一点。“环太平洋”军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今年演习的地点在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美国在东亚的盟友日本也会参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首次参演,不仅凸显了中国的军事自信,也表明了美国希望与中国进行军事交流的想法。
既然美国仍然在军事上奉行接触政策,那么发生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情况又如何解释?就美国防长哈格尔来说,其上任以后的表现颇具“鹰派”色彩,屡屡在言语上突破既往底线,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言语上的强硬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在军事上采取对抗态度,哈格尔其实是在用“说”的强势来掩盖“做”的弱势。
美国的表面强硬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在主观上,美国对东亚局势的评估确实发生了变化,那就是随着中国维护主权活动的展开,美国认为中国已经掌握了主动,以前靠菲律宾、日本骚扰中国、自己在后台偷着乐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美国才会站出来为它们说几句硬话。在客观上,奥巴马推行的“亚太再平衡”除了增加美国的驻军之外,似乎并没有对亚太的“权力天平”产生明显的扭转作用,国内的质疑、国防预算的紧张都逼着他有所改变。
前不久,奥巴马在对西点军校毕业生发表演讲时说,美国仍会保持对世界的领导,但军事手段不是唯一的方式。而纵观奥巴马的6年任期,似乎一直在努力改变前任的“穷兵黩武”。“重返亚太”是一种挽回在亚太颓势的总体战略,美国并没有为此做好军事冲突的准备。但奥巴马的任期只剩两年,日本也在朝着军事化的方向发展,东亚的局势确实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