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 市民可免费享13类服务
贵阳网 讯 “身体哪里不舒服,都有家庭医生给我看病。”在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提起自己的“家庭医生”张澈,家住瑞金北路的吴大妈直叫好。从2009年开始,我市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为吴大妈这样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近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今年我市根据国家要求,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014年的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以上。
据了解,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相关服务无需再缴纳费用。我市从2009年开始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目前已形成比较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按要求承担合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向居民免费提供13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今,所有城乡居民均能够免费、公平地获得这13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提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很多 贵阳市民 可能有一些疑问,例如“我怎么没有家庭医生”“我怎么没有收到这笔费用呢”。对此,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各级财政按城乡居民服务人口安排经费的补助标准,并不是对个人发放的补助,也不等于每个人“必须”或“只能”得到40元的服务。
目前我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覆盖全部城乡居民。其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这几部分服务内容,是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针对大人群开展的服务项目。而预防接种服务、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则主要是针对一定人群开展的健康管理服务。
为了大力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模式,我市还推行公共卫生签约式服务,对重点服务人群进行签约管理。从2012年8月贵阳市被列为全国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全市共建立了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核心的全科医生团队52支,共签约居民171069人次,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主动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模式,为居民提供的健康管理。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上‘加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质量,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管理。使居民更加便捷地获取健康知识,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居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常青)
■相关链接
13大类卫生服务市民可免费享受
包括建立和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在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前可免费向居民提供13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其他12类公共卫生服务包括——
免费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健康印刷资料、观看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及健康教育宣传栏、参加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讲座,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等。
免费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免费为孕产妇提供5次产前随访服务,1次产后入户访视服务和产后42天健康随访服务。
免费为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进行家庭访视并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满28天时进行1次随访服务。
免费为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进行健康体检和发育评估。
免费为4—6岁儿童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和发育评估。
免费为0—6岁儿童接种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
免费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每年一次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
免费为原发高血压患者每年4次测量血压和健康指导,每年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免费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4次空腹血糖检测和健康指导,每年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免费为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至少随访4次。
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免费为0—36个月儿童家长的中医药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