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民政局实现社会管理服务救助全覆盖

16.02.2015  16:35

    新华网贵州频道2月16日电 在深入路线群众路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仁怀市民政局以“五个一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全覆盖。

    建立一个网格化救助体系。针对现有乡镇和行政村(居)地域广、人口多,各级组织在进行社会管理时出现诸多盲区、盲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难以做到全覆盖等问题,结合各村(居)人居自然状况、农户居住情况、交通状况,将现有行政村按照2000人左右的人口划分成一个个区域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建立救助单元,落实救助政策,形成网格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遴选一名民生代言人。为确保在建立的每一个社会救助网格内保证有人办事,在驻村干部、蹲点干部及两代表一委员中遴选一名民生代言人,通过对其进行各项救助、救济、防灾、减灾、报灾等政策、业务培训,下发聘书配证上岗。赋予其民生代言人信息员身份,切实解决救助对象发现难问题;赋予其宣传员身份,切实解决救助政策宣传到底到边问题;赋予其监督员身份,切实解决救助政策落实公正、公平问题。

    组建一个民主议事小组。针对民政民生政策的落实不透明、不公开,群众监督的作用没有发挥好,人情保和关系保、人情救助和关系救助等情况,充分发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组为单位,以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一个民主议事小组,议事组以1名议事长、2至4名议事委员和若干名村民代表组成,负责对各种民生政策的落实进行民主评议,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政策落实的公开、公正、公平。

    配备一辆民生直通车。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不便等问题,以乡镇为单位,配备一辆民生直通车。车上设置金融服务、党务政务服务、民生政策宣传咨询、远程教育播放、亲情便民服务等窗口,抽调金融、社事、法律等部门业务人员随车办公,按划分的网格定点、定时到网格为群众提供服务。特别在车上免费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电话服务,为低保群众提供现场1000元以内的小额取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便民、利民,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组。

    编印一本民生宣传册。将民政部门的民生政策编制成一本宣传小册子发放到农户,广泛宣传政策,在群众了解政策中起到自我参照,监督落实的互动效果,确保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到位。(陈飞 史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