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办总畜牧师田志清到石阡调研种草养羊产业

30.03.2015  15:20

龙井乡水溪槽一羊倌放养的山羊

位于花桥镇卡房坳的努比亚牧业分场

        本报讯    3月27日,省扶贫办党组成员、总畜牧师田志清在铜仁市扶贫办副主任史开文、石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静霞、石阡县扶贫办、畜产中心等相关人员陪同下,到石阡县白沙镇、龙井乡坪上和花桥镇卡房坳调研种草养羊产业。

        近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石阡县被列入了种草养羊项目重点县,按照“四个结合、三个带动、两个转变,一个确保”的发展思路,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模式,采取“集中建圈、统一饲养、共同管理、效益分成”的“能人+贫困户”联户养殖模式和“分户养殖、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既实现了种草养羊方式的转变,又提高了种草养羊的科技含量;既实现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又增加了羊存栏量;既实现了养殖户脱贫致富,又加快了种草养羊的发展。截止3月20日,石阡县存栏羊112570只(其中绵羊6285只),出栏130650只,能繁母羊存栏69342只。

        田志清一行路过龙井乡时,见一羊倌正超着一群山羊在公路上行走,他当即示意驾驶员把车停下,并下车向羊倌详细了解养殖情况,问他是不是贫困户、养殖规模有多大、有没有得到国家补助资金等。当他得知羊倌通过喂养60余只山羊一年也可以挣6万元钱时,他鼓励羊倌要注意山羊的疾病预防,主动积极的对接好国家政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在白沙镇、龙井乡坪上养殖场,田志清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并走进养殖圈舍察看了山羊的生长情况。在花桥镇卡房坳养殖场,田志清察看了种植的牧草,并叮嘱企业负责人要注重品种改良,加强与周边养殖小区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脱贫。

        田志清要求:一是种草养羊工作要选好品种、注重质量、提升档次,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二是建好专业合作社,建立贫困群众利益连接机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是种羊场建设要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