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济师进村入户调研驻村帮扶工作

02.11.2015  17:10

        10月29日,贵州省农委总经济师向青云同志率委市场处、经作处、土肥站、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到黔西县新仁乡,看望省农委市场处派驻文化村的驻村干部全兴同志,并对村小学进行了学习用品捐赠,慰问了村里的部分老党员、贫困户、计生帮扶户和贫困学生。此次共计捐赠了村小学10000元的教学用品、3000元的村慰问金。

        文化村属一类贫困村,位于新仁乡北部,海拔在1300米  一1600米之间,东与大关镇梨树村相邻,南与长井村接壤,西与雨朵镇小水井村接壤,北与绿化乡湾箐村相邻。境内山峦起伏,  山石裸露,沟壑纵横,地势高低不平,石漠化程度严重,属典型的喀斯特熔岩山区。距县城4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943户3943人,劳动力2749人,境内居住有汉、彝、白、布依、仡佬等民族。全村耕地面积3832亩,其中水田580亩,旱地3252亩,人均耕地  0.8亩。全村外出务工1600人,正式党员39人,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3户1121人,其中低保户105户214人;两无人员9户11人;纳入一般保障户28户30人,通过2014年全村减贫36户171人;2015年计划减贫人口  50户211人。近年来,文化村紧紧围绕强村富民这条主线,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建扶贫四帮,实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增快,社会事业建设有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各项工作明显进步。 

        按照省委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住得下、蹲得住、起作用的新要求,全兴同志从一名省直机关的干部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他经历了思索、困惑、成长、提升的心路历程。他在内心暗下决心,在这一年内,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力所能及帮助文化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做一名为群众服务的好公仆!他入驻文化村后,积极行动,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拟定驻村帮扶计划,长计划短安排,深入村寨走访农户,为民办事。在村里逐一对每一户进行走访,“零距离”了解民情,虚心汇民智,尽心解民忧。每到一户,手中的驻村民情笔记本时刻记录着群众的呼声。顶着烈日,走在崎岖的山路,并没有停止对群众的走访。“只有走进每一户才能真正了解到他们的真实困难、真实需要,同时也为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温暖”。在走访中,只要看到群众有困难,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的,于心不忍,他把自己身上仅有的300、500元递给他们,以解燃眉之急,这样的事情他做了好几回。经过他的努力,为文化村争取到了小学塑胶操场建设、进村入户公路、连户路建设等数个项目,单就小学塑胶操场建设一项资金达50万元。这就是全兴同志驻村以来的真实感受和切身做法。

        向总一行到达文化村后,在全兴及其他乡、村干部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村小学捐赠了学习用品,随后进村入户深入调研,慰问了村里的部分老党员、贫困户、计生帮扶户。每到一户向总都与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送上慰问金。她边走边听,认真听取了当地政府关于农业生产情况汇报,并了解驻村干部生活安排和工作开展情况,对当地乡政府对省农委派驻干部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全兴同志驻村以来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最后向总对全兴同志驻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驻村干部要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当好宣传员、辅导员、联络员和服务员,扎实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在项目实施前要多调研,实施中加强对农户的培训,项目资金要落实好、管理好、使用好,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做大产业、致富农民;三是驻村干部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帮助村支两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与上级农业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沟通联系,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得到专家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四是深入村寨全面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收集群众需要解决的难题、明确帮促内容、拟定帮促计划,通过亲自动手帮、协调单位帮、争取社会帮等方式,切实为基层群众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增加基层群众的收入,助推村级经济的发展;五是在驻村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注重形象、以身作则,把中央、省委省政府好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和方法带到村里,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解难事。

        向总一行还看望了驻该乡的省农委驻村干部章洁琼同志。在调研期间,向总一行与新仁乡政府针对文化村发展情况,从土肥、果蔬、信息化方面达成了意向性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