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帕金森病离你很远 贵州患者最小的才30多岁
贵医附院年接诊400余例帕金森病人,年龄最小的才30岁出头
脚趾头“弹钢琴”走路像鸟飞
因为煤气中毒,李老伯患上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凯瑟琳·赫本晚年不再公开露面,拳王阿里用颤抖的手点燃奥运会圣火、陈景润再也无法在草稿纸上演算为之痴狂了一生的数学公式……传奇也逃不过帕金森病的魔咒。
名人让帕金森病这种少见病走进大众视野,此病虽少,在我国也有260余万患者,占全球的50%。
在贵州省,虽没有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专家估测患病人数不容小觑。
“这是一种魔鬼病,它能够摧残人的身体和意志,目前也没有根治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尽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可悲的是,目前很少有患者对此引起重视。”4月11日,第20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前,记者走访了贵医大附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研究团队。
煤气中毒后遗症 老伯走路像雀鸟
走进贵医大附院神经内科病房,我以为将要面对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疼痛、挣扎、起初的希望,与最终的绝望。未曾料到,故事自身的韵律,比我想象中的要缓和与平静得多。
一个星期前,71岁的李老伯住进病房。在这里的每一天,李老伯的心情非常复杂,他本舍不得为自己花钱,不要说到大医院来治病,单是来贵阳这些天的花销,就让这个息烽农民心疼。自从2015年初在家里发生煤气中毒后,一切渐渐的不对劲。
“走路像雀儿一样。”李老伯试图抬起手臂,比一个滑翔姿势。家属说,从背后看,外公行走姿势很笨拙,“两只手不停地甩呀甩,就像立定跳远一样。”还有他的脚,如同树根扎进大地,迈出的每一步,异常沉重吃力。
“人老了,不中用。”李老伯朝我笑道,要不是因为持续头昏,他说什么也不会来医院。
不过对李老伯的女儿及外孙来说,幸好及时送大医院检查,李老伯并不是单纯的头晕,医生已经给他们说,患者应该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诱因可能与他上次煤气中毒有关。”贵医大附院神经内科教授、帕金森病研究团队核心人物焦玲分析道。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不同,前者是有明确病因,药物、感染、中毒、重金属、外伤、脑动脉硬化等都有可能引发。多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其中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安定剂类药物是比较常见的。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如果在早期阶段针对病因治疗,有一部分患者病情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让患者尽量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老李家属对此期望是“最好这样”,即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让老人尽量做到生活自理也心满意足。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焦玲身上。
30岁出头的维修工人连颗小螺丝都拧不紧
40多岁的焦玲教授是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工作28年,主要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疾病修饰治疗。
贵医大附院帕金森病专科门诊2015年接诊量是400余例患者。虽然帕金森病患病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为1.7%,但是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50岁以下早发型患者越来越多。
焦玲接诊最年轻的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只有30岁出头。
对方是个从事汽车维修的工人,他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出现手抖症状。严重到哪步呢?连一颗小小螺丝钉都拧不紧。
小伙子到医院后一开始怎么也没联想是帕金森病,后来确诊了,精神上一时间接受不了。“他说自己还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个病?”焦玲对此非常遗憾。
因为相较于能查出病因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至今尚无确切病因。医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其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数量减少,“人一旦超过30岁,随着年龄增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开始变性,神经元数量渐进性减少,而环境、遗传、年龄老化均有可能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总之,帕金森病的病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先来说环境,一些杀虫剂、除草剂里面存在着一种名为“MPTP”神经毒物,这种毒物可以损害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些农民打除草剂时,不戴草帽、口罩,无形中吸入“MPTP”。
“我不是说,使用杀虫剂或除草剂就一定会得帕金森病,但这增加了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同时焦玲也表示,其研究团队通过在大鼠体内注射百草枯进行实验研究,成功复制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其次是遗传,帕金森病患者中10%有家族史,但大部分还是散发的病例。
再次是年龄老化,帕金森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该病多在60岁以上发病,这提示衰老是帕金森病的促发因素。资料表明随年龄增长,正常成年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会渐进性减少。使得年龄老化成为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