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帮丹寨求实效杨昌盛:摸清底数 真帮实干
本报记者 袁天志
眼下,正值盛夏农忙季节,丹寨县扬武镇老冬村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忙着清理沟渠,为稻田灌溉作准备。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正莫高兴地说:政府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水沟,要懂得珍惜。
作为丹寨县重点旱区之一,老冬村在省水利厅的帮助下,新修水利,大建水库外,通过“帮联驻”工作组的引导和帮扶,着力发展种养业,拓宽创收路子,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种植模式。
真帮实干见成效,像老冬村这样受益发展的村寨在丹寨比比皆是。
省水利厅自2011年挂帮丹寨以来,共为该县争取上级水利项目60余个,落实水利建设资金超过3亿元。
目前,丹寨吊洞大水库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中,看着工程进度一天一个变化,省水利厅挂职丹寨县副县长顾再柯表示:
“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协调解决8.9亿元水利项目资金,全面解决丹寨县农村饮水安全,满足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用水需求,从整体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帮联驻”还为丹寨县基层组织建设、文化卫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并取得明显效果。
“群众致富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帮扶队员自带行李,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一蹲一年,一年一换,全面参加所驻村的各项工作。”2013年省水利厅派驻丹寨挂职工作队队长张渊如是说。“帮联驻”工作组走村进户,找产业,谋发展。通过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座谈,深入挂帮村,与村支两委广泛交流,与群众谈心交心,摸清底数,掌握村情,对村两委、村民提出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梳理,结合实际,出谋划策。
今年的王家村可谓是喜事连连。由省和黔东南州帮驻干部与县、乡、村选派的干部组成的同步小康工作组入驻进来,和村民一起规划,确立474亩葡萄种植面积,20亩优质稻品种连片种植。已尝到葡萄种植带来甜头的王成海高兴地说:工作组不仅帮规划,还送果苗、种子,甚至连技术培训和技术人员都送到村里来了。
在扬武镇扬颂村,挂帮干部通过多次调研后确立“破除思想、引导发展”新模式,目前已开展10期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并积极为该村筹建幼儿园。尤其是对想发展、盼发展的群众,集中力量送技术、送服务,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引导发展。
“只要你愿意发展,有什么困难,我们大家一起来想办法”。省水利厅驻帮王家村干部彭尧尧多次动员鼓励,使得村民莫兴伟的养鸭示范基地很快建立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寨县通过帮扶发展起来的种植养殖户达11000余户,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
省水利厅挂帮工作队还自筹资金结对帮扶在县城就读的雅灰籍50名贫困学生,每学期每人资助500元,直至资助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
“定好项目,整合资源,借力发展,确实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总要求”。丹寨县委、县政府对“帮联驻”、精准扶贫等工作亮底牌:通过产业扶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地为老百姓解决发展产业思路不清、投入不足、产品销路不畅等最为迫切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