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能上能下才能形成导向激励

03.07.2015  01:05

新华网北京7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马书平 周继坚)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在干部工作中,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干部能上是积极的正能量,但只有干部能下才能体现奖惩,把“”的因素激活,形成有效的导向激励效应,用人选人工作才能更加扎实有效。

在个别干部中曾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干部只有“往上走”一个方向,除了因为违纪违法被查办的以外,鲜有因为工作不得力、才能不到位的干部被“调下来”。如此一来,一些领导干部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关心群众冷暖、只在乎个人升迁和利益得失,一旦发现“升迁无望”,索性就“混日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尸位素餐、麻木不仁,有的甚至滑向贪污腐化堕落的深渊。某种程度上讲,“能上不能下”的单向激励,也容易造成没有危机感、为官不为等问题。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员干部没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没有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是不行的。党的机构和队伍不是养尊处优的场所,那些丧失了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党员干部,注定要被淘汰。

党的事业迫切需要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如果不把“”和“”的规矩立起来,不把“能上不能下”的惯例打破,正向激励就会变成负面效果,甚至造成“吃大锅饭”的不利局面。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重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抓住了干部工作的关键。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把标杆尺度立起来,要制定群众导向、干事导向、成果导向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章,按章办事,既要防止德不配位、才不配位的人浑水摸鱼甚至带病提拔,也要防止品德好有才干的干部靠边站。二是要使督促检查硬起来。监督检查既是对党和组织负责,也是对干部个人负责,严是爱、宽是害,制度再好、规矩再细,不执行不落实就没有效力,所以干部“能上也能下”能不能真正实现,关键就看督促检查,要在干部选拔问责中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铁面无私,才能使整体干部队伍面貌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对于广大干部自身来讲,也需要正确看待党的事业需要和个人去留进退的问题。“能上”是一种机遇,“能下”要服从安排。既然投身党的事业和公共事务,就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服务人民的精神、是不是有干事创业的决心、是不是有勇挑重担的能力。同样,在工作中要正确对待组织考察和个人进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局意识、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哪里不足就抓紧补足的劲头,才能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干部,才能成为党的事业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