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深山药香飘
21.05.2015 10:47
本文来源: 林业厅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平坝因地处黔中,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垂直多样,适合各种中药材的生长。为此引来很多中药材种植商人前来发展,平坝大院生态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张金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汽车七弯八拐地驶过了十字乡好几个村落后,终于来到位于平坝区十字乡大院村高粱坡的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从山脚延绵到山顶的土地上,种着各种中药材,一条串联起1500亩基地的机耕道已初见雏形,挖掘机、压路机正在紧张作业,基地主人张金华告诉记者,过两天就要开始对机耕道硬化。 长期扎根在基地,张金华皮肤黝黑,衣服沾满了泥土,看不出有一点医药公司大老板的样子。记者了解得知,贵阳中医学院制药专业毕业的张金华通过一番打拼,在全省拥有多家医药连锁销售店,具有多年医药销售经验。中药材市场需求让他看中了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前景,于2013年7月毅然放弃省城贵阳的便利生活,和妻子乔福群携带数百万资金和技术,来到大院村,流转土地1500亩,开始中药材种植,并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组建了生态中药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乡镇共3000多户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 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8700亩,主要种植油牡丹、半夏、党参、防风、芍药、半夏、白芨、桔梗、金银花等20多个品种。不到两年的时间,合作社共吸纳当地农民到基地务工1.8万余人(次),支付务工费160多万元。 2014年,合作社经过多方考察,立足大院村周边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拟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将基地划分为综合服务区、牡丹观光区、特色美食及休闲娱乐区几大板块,引入现有的9大系列、1200个牡丹品种进入基地,全力打造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度假”为一体的贵州最大生态牡丹景观园,实现农业产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富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投入3000多万元,栽种油牡丹1500余亩,分布于基地各山头的牡丹观光亭正在建设之中。 同时,该合作社今年又在1500亩基地规模的基础上,流转了7000多亩荒山。目前,土地整理已经完成,将于今年9月种植上金银花。 笔者来到一块长满绿油油的中药材地里,张金华告诉记者,种的是党参,“刚种下去一个月,就长得这么好,党参的生长周期很快,前后就120天左右。” “亩产值大约是多少?”记者问。 “亩产值和种植水平、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按照我们的标准化种植,一亩可产5000多斤,按照市价3元/斤,亩产值就有1.5万元的收入。除去土地租金、肥料、人工,至少有1万元的利润。但很多农户不按照我们的技术标准种植,种下去后就不怎么管理了,他们种出的党参估计亩产量会减半,即使这样也有数千元的亩产值,农户用自家的地种植,不用支付土地租金和人工费,只需支付2000元/亩的育苗费和一点肥料钱,在种植过程中只要稍加管理还是有赚头的。”张金华回答道。 就是因为充分看好了党参的经济效益,去年,他和农户们签订了种植协议,由合作社先将党参苗赊给农户们种,合作社全程进行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以3元/斤的保底价负责收购,回收时再将2000元/亩的育苗费扣除。这种风险小、投入低的订单模式很受群众的欢迎,平坝区十字乡、羊昌乡、贵安新区马场镇、高峰镇等多个周边乡镇共有31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种植面积达9600亩,预计可产党参1440万吨。 如何消化这么大的产量?有了多年从事药材销售经验的张金华早就想好了出路,为了让党参发挥最大效益,他准备建设中药材加工厂就地进行加工。 “加工设备我已经全部定制好了,可建设加工厂的30亩土地还没有落实下来,我正在极力协调平坝区相关领导给予解决。“张金华说。 张金华告诉笔者,贵州是中药材原产地大省,全省各地都有种植中药材传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供应基地。省内有神奇药业集团、光正药业集团、百灵制药集团和益佰制药集团等闻名遐迩的中成药企业近70余家,对中药材原药的需求十分巨大。因此,发展中药材种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对当地农户的示范带动效应,既能把用好盘活本地资源,留住劳动力,从而实现农民富裕,合作社壮大和当地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通讯员 古宇) |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1.05.2015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