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牙舟陶:穿越了60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4.08.2015  13:45

牙舟陶成品。石明钢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4日电 “牙舟陶”是平塘县特有的陶瓷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据平塘县志记载,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是一项穿越了60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牙舟陶”2004年获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年6月被评为国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牙舟陶曾多次代表贵州陶瓷工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展出,并获得多个国家、省级奖项。在近、现代史上,牙舟陶曾经辉煌一时,甚至因为有了牙舟陶,让许多人知道了贵州、知道了黔南、知道了平塘。

    牙舟陶所使用陶土的土质独有特性,在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其生产以原始爬坡窑烧柴为主,制作工艺从打土胚到制模上釉,全用手工操作,做工细腻,操作仔细,煅烧时间长。牙舟陶产品多为生活用具、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其特点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

    据平塘县志记载:产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牙舟陶始于明洪武16年,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当时,明朝为了扫荡元朝残余势力,大量屯军进驻贵州,后来屯军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入当地布依民族,牙舟的制陶技艺就是这个时期从汉族地区传入的。清初,牙舟陶窑发展到40多座,已具相当规模,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期,产品靠人背马驮大量销往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欧洲。这时候,小小的牙舟镇,就有100多家制陶的小作坊。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扶助下,通过技术改革,牙舟陶煅烧由原始的爬坡窑改为烧煤的推板窑,生产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协助下,牙舟陶更新了品种,在原有日用陶的基础上,推出一百多件新的美术陶品种,增加绿、黄、紫等多种釉色,采用玻璃釉为基础釉,在烧制过程中加温至一千度以上,使玻璃釉具有更好的流淌效果,加之在冷却过程中,产品表层自然裂变若干冰纹,使产品在保持原有古朴敦厚的造型基础上,形成更为深厚迷离、斑斓夺目的独特风格。(石明钢)

老艺人在制作传统牙舟陶。石明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