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在贵阳召开
2月3日,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精神, 总结“十二五”和2015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明确“十三五”全省投资促进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安排部署2016年投资促进重点工作任务。省政府副省长陈鸣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投资促进局局长季泓作题为“乘势而上、精准发力,努力开创全省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陈鸣明副省长指出,“十二五”期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2万个,引进合同投资总额4.7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万亿元,引资总量实现快速增长、招大引强取得重大进展、产业集聚助推转型升级、招商成果释放巨大红利、干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我省培植发展优势、增加经济总量、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鸣明副省长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只能增不能减、要求只能高不能低、责任只能重不能轻、进度只能快不能慢。全省上下要客观面对招商项目成果转化效益较低、优强项目带动效应尚显不足、投资服务整体环境仍需改善等新问题,认真分析招商引资国际、国内和我省的新形势,切实把握新常态带来的招商引资新机遇,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
针对“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陈鸣明副省长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注入工作新活力。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实现招商引资的转型发展和大突破,在专业化、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通过创新招商结构,在保证原有传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大数据为代表的五大新兴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我省后发赶超的增量,并形成经济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二是坚持协调发展,打开工作新局面。立足“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依托各地自身的资源、区位、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条件,确定招商方向和重点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取招商目标对象,有针对性的策划招商项目,科学有序引进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效益。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把握工作新规律。坚决不引进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的项目,全面落实好项目引进预审机制,在做好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的同时,严把项目引进关,注重选商选资。利用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打响绿色招商牌,积极引进外来资本、技术、人才、管理,推进我省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工作新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大招商、大开放的观念,打造高效便捷的平台和载体,打造优质规范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省投资兴业,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换来最好的招商效果。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展现工作新成果。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通过产业精准招商,实现精准扶贫,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真正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季泓局长的工作报告从招大引强、产业招商、区域合作、项目落地、改革创新等五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我省“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情况,系统、客观的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全省投资促进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2016年全省新增省外到位资金8000亿元以上,确保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25家以上的主要目标,紧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着力抓好项目精准储备、着力抓好信息精准收集、着力抓好项目精准招商、着力抓好项目精准管理、着力抓好项目精准服务、着力加强思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六个方面对2016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上,陈鸣明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分别签订了2016年度投资促进工作目标责任书,季泓代表省投资促进局分别与各市(州)投资促进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分别签订了2016年度投资促进工作目标责任书。刘京渝副局长、余显强副局长、龚大权副局长分别通报2015年度贵州省县(市、区)投资环境评价情况、2015年度投资促进工作综合评估情况和2015年度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各市(州)、贵安新区及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驻广州办事处作经验交流发言。
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汉林主持会议。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仁怀市政府、威宁县政府、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驻广州办事处的负责同志,各市(州)、贵安新区和县(市、区)投资促进局的主要负责同志,省投资促进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