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4年全省自然灾害灾情概况
22.01.2015 03:45
本文来源: 民政厅
经核定,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全省灾情总体偏重。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省8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1251万人次,因灾死亡122人、失踪18人,占全国的7.7%;紧急转移安置79.42万人次,占全国的13.2%;农作物受灾59.69万公顷,其中成灾33.41万公顷,绝收9.17万公顷;因灾倒塌房屋11587户37360间,严重损坏房屋24395户74197间,一般损坏农房屋100526户237143间;直接经济损失2005038万元,占全国的5.94%。,其中:农业损失509845万元,基础设施、工矿企业、公益设施、家庭财产等损失1495193万元。
2014年全省因灾死亡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损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均比2013年增加1倍以上。与近5年灾情相比,受灾总人口和农作物有所下降,转移安置人口、倒损房屋、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低温冷冻和旱情较轻,对生产影响较弱。 2月中下旬,全省出现较大范围低温雪凝天气,降雪对改善土壤墒情、控制作物旺长、减轻病虫危害有利,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有限。3月中旬,黔西南、六盘水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县(市)出现轻到中度气象干旱,随后,对流性降水天气频繁出现,前期气象干旱得以缓解或解除,对农业生产基本无影响。
二是汛期洪涝灾害频发多发,城镇严重内涝。 2014年,全省年降水量为1384.1毫米,主汛期降雨量达1000.2毫米,是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三高位,是80年代以来汛期降雨范围较广的一年。持续强降雨造成全省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石阡、平坝、桐梓、松桃、印江、赤水等15个县(市、区)发生严重内涝。全省70%左右洪涝灾害损失集中分布在铜仁、遵义、安顺、贵阳等地,石阡县、印江县、平坝县等地重复受灾,遭受严重损失。
三是因灾死亡失踪人口高于近年平均值。 全省因灾死亡失踪140人,占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口(1818人)的7.7%,高于近五年平均值。洪涝、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雹灾害是造成受灾人员死亡失踪的主要灾种,因洪涝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员82人,占总数的59%;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49人,占总数的35%;风雹灾害9人,占总数的6%。
四是灾害损失严重,转移安置人口多。 全省因灾倒损农房13.65万户34.87万间。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国省干线及普通公路有73条138处、农村公路有2692条6057处交通中断。公路灾毁直接经济损失为528415.74万元。云南鲁甸6.5级地震,影响威宁县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4181万元。全省紧急转移安置人口达到79万人次,高于近5年来平均值44.96万人次,且是近5年来因灾转移安置人数最多的一年。
五是地质灾害频发,隐患点增多。 全省初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2261处(其中:滑坡6396处、崩塌2783处、泥石流200处、地面塌陷904处、地裂缝212处、不稳定斜坡1766处),威胁14.5万户142万余人。2014年地质灾害损失6.51亿元,高于近五年来的平均值6.13亿元,灾情为1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从发生灾害的时间看,汛期(5~9月)是我省地质灾害高发、频发时段,全年发生的710起地质灾害,693起发生在汛期,占全年的97.6%,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846.5万元,占全年地质灾害损失的99.62%。发生灾害的类型主要以滑坡为主,全年滑坡653起,滑坡地质灾害占全年灾害发生总数的91.97%。
本文来源: 民政厅
22.01.2015 03:45
最全!一图读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最全版来啦!审计厅
贵州省审计厅党委书记、厅长卢伟到丹寨县督导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2020年5月13日,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