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发布《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
近期,质检总局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白皮书,通报了2013年度全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仿真饰品检验监管方面的统计数据和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进口仿真饰品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仿真饰品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进口量逐年提升。但由于其产品多为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质量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2011年,进口仿真饰品成为强制性检验商品。各级检验检疫机构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的总体部署,立足把关服务基本职能,认真履行对进口仿真饰品的检验监管职责,积极防控质量安全风险,维护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受理进口仿真饰品报检13084批,1183661.6千克,货值14855.4万美元。同比2012年,进口批次增长了34.6%,金额增长了31.5%,增长幅度明显。产品主要为项链、手镯、耳环、戒指、袖口和腰链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仿真饰品进口地区。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对2672批进口仿真饰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出不合格223批,不合格率为8.3%。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重金属含量超标,包括铅、镍和镉含量超标。其中,铅含量超标是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项目。在白皮书中,质检总局对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当前我国进口仿真饰品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该白皮书的发布,将为国内仿真饰品进口商在从事进口贸易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也为各级监管部门做好进口仿真饰品的检验监管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为国内仿真饰品产业的宏观质量管理与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知识和消费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