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通报2015年度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情况

09.03.2016  11:32

2015年4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5年度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明确从建设标准、规范事项、集中进驻、运行规则、服务模式、阳光政务及监督考核、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对全省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进行考核。

根据这一标准,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制定了《2015年度贵州省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并于2015年11月组织5个考核小组对9个市(州),贵安新区,云岩区、开阳县等28个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了规范化建设考核。

在3月9日召开的全省政务服务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专题会上,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荣通报了本次考核的情况。

据介绍,此次考核通过实地查看、资料查阅、办件抽查、现场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主要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大多数明确了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政务服务第一责任人。党委、政府领导也经常过问,召开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有关问题。贵阳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遵义市政府办公室对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分解工作任务;六盘水市把进驻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视为下基层锻炼,并将进驻人员的优秀比例提高至20%;安顺市出台文件,要求“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在中心锻炼,干部提拔任用在德才兼备的原则下向中心倾斜,使中心成为干部创业和成长的摇篮”,2015年共有21名进驻人员获提拔任用;毕节市成立了政务服务管理委员会,并要求各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黔南州委、州政府将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分值10分,在全部考核指标中单项分值最高;黔西南州政府与县(市)政府签订了政务公开暨政务服务工作目标责任状。

(二)硬件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大部分中心名称规范、选址地点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善,并在主要路口设置了醒目的交通指示牌;办事大厅分区科学合理,窗口台面样式整齐、人员着装统一规范。部分市(州)、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建设能够或基本能够满足部门进驻和群众办事需求。市(州)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面积3000㎡以上的有六盘水市、贵阳市、黔南州和安顺市,其中六盘水市为7200㎡。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面积在5000㎡以上的,有湄潭县、碧江区、贵定县,面积在3000㎡--5000㎡的,有兴义市、德江县、麻江县、七星关区、都匀市、西秀区、钟山区,这些中心因面积基本条件达到,为部门和事项进驻提供了硬件基础,均能基本满足功能分区设置和群众办事需求。

(三)创新服务举措。各政务服务中心均能立足“以群众需求为引领,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在全程代办、预约办理、特别通道、上门服务等模式上下功夫,创新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服务举措。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开发了手机审批客户端,积极对接审批部门梳理可纳入手机签批的事项,开展“手机签批”工作;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审批与服务代办科,协调各进驻单位窗口开展一站式全程代办工作;贵定县政务服务中心向群众提供“容缺服务”,对资料不齐全但可以受理的项目,“先办理再补交材料”,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探索公共服务事项进驻。部分政务服务中心在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集中办理的基础上,将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中心办理。安顺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商务中心,向群众提供水、电、煤气、闭路电视、交通违章处罚等缴费服务;水城县将交通违章处罚、农机监理、房产交易、户政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司法公证等纳入中心办理。

(五)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部分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的有效形式,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的事项纳入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有的实行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通过乡(镇)、村(社区)便民代办点为民代办,推动政务服务向“办理更直接、服务更便民”延伸,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黔南州所有县(市、区)实现了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片区服务站、村级代办点100%全覆盖;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启“便捷入学通道”、为留守儿童设“四点半课堂”等,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六)深化网上办事大厅运用。大部分地区均按要求及时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应用,六盘水市、安顺市、凯里市等地开通较早,行政许可事项纳入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较全;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钟山区、西秀区、凯里市、麻江县、兴仁县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申报率达到90%以上;开阳县组建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全程办理体系,将43个为民服务事项搬到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实行一网流转审批;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制定了《凯里市行政审批网上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二、存在问题

(一)大厅建设面积不能满足功能需求。考核中发现部分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全面履行行政审批、政务服务职能的基本要求,审批部门不能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设立分厅,且绝大多数分厅仅仅只是“挂个牌”的“形式分厅”,群众办事只好“多头跑、满城跑”,无法真正做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的要求,黔东南州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面积不足1000㎡,毕节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面积不足1500㎡,云岩区、大方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面积仅为几百平方米,不仅部门进驻不能实现全进驻,进驻的部门窗口也无法办成事,只能起到咨询、受理的作用。

(二)事项分散进驻不完整。集中审批有助于对行政审批的全面统筹管理,有助于并联审批的实施,更有助于审批环节简化、流程再造等审批模式的创新。审批事项进驻不到位,受理不全面,不能形成完整的审批业务链条,直接影响了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集中审批优势的发挥,窗口成了审批部门的“传达室”、“中转站”、“收发室”,究其原因有,一是有的部门由于担心审批许可权被削弱,部门利益受损,因此消极应付、明遵暗违。二是有的部门在选择进驻事项上采取“进瘦留肥、避重就轻”的方式,将不涉及核心权益的审批事项安排进驻,以各种理由把“含金量”高、实质性批准的审批事项留在原单位办理。三是有的部门将审批流程切割,把其中最重要的审批环节(尤其是涉及面广、办理繁琐的特殊环节)留下,造成了“体外循环”“两头办理”等现象。

(三)业务办理授权不充分。审批部门对进驻窗口的授权不充分,窗口的职权就不到位,自然就无法履行审批职责,服务窗口只是收受申请材料的“二传手”,此次被考核的28个政务服务中心,均不同程度存在此问题:一是有的审批部门仅授予窗口受理、颁证和送达的权力,未授予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和组织协调权。二是有的审批部门虽然书面授予了首席代表审批权力,但行政审批职权仍在单位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手中,审批事项仍需要主要领导批准后才能办结。三是还有的审批部门“搞灵活、玩变通”,将审批信息通过电子版传回原部门业务科室或是由分管领导定期组织业务科室人员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开展审批工作。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一是未及时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湄潭县政务服务中心未按要求及时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应用,这是造成其本次考核排位靠后的根本原因。二是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与法制部门公告不符。有的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比法制部门公告数量多,已取消或下放的事项仍在受理并履行审批。有的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比法制部门公告数量少,未通过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对外公布审批信息。三是本次考核的28个市、州、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均存在办事指南编制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现象,甚至有的事项办事指南根本未填写。四是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申报率未达到60%以上。五是未实时上传政务服务大厅视频信号至省电子监察系统。

针对存在的问题,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已提出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事项全进驻、强化审批业务的集成、强化审批许可权的授予、强化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强化网上办事大厅的深化运用等整改建议措施,并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对照,抓好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