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档案局、省地方志办组织对黔西南州和安顺市开展2016年度档案、地方志工作行政执法检查和目标管理考核
11月14日至19日,2016年度贵州省档案、地方志行政执法检查第一检查组,在省档案局(省地方志办、省档案馆)巡视员曾健率领下,先后对黔西南州和安顺市档案和地方志工作开展了行政执法检查和目标管理考核。此次接受执法检查的单位是黔西南州档案局(馆)、普安县档案局(馆)、黔西南州人社局、黔西南州史志办、晴隆县史志办、安顺市档案局(馆)、西秀区档案局(馆)、安顺市人社局;接受目标管理考核的单位是黔西南州档案局(馆)、黔西南州史志办、安顺市档案局(馆)、安顺市史志办。检查(考核)组所到之处,采取听取汇报和实地查看的方式开展工作,并就执法检查情况分别向黔西南州和安顺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反馈。
在黔西南州,检查组对黔西南州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完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档案工作列入本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档案保护专项经费、档案部门依法履行档案事业监管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及确保档案实体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就州档案馆建筑面积不达标、县级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推进力度不够、档案部门人员缺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以及档案部门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业务基础薄弱等问题,有针对的提出了工作建议。在地方志工作方面,检查组认为,黔西南州地方志工作领导体制完善,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史志工作,州委书记对史志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方志工作列入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地方志和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地方志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取得了成效。特别是州委、州政府出台的《脱贫攻坚战区二号令》,明确要求“整理挖掘搬出地的村志、村史”,成为以村志、村史保留乡愁、保留乡村历史文化脉络,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的典范,值得全省借鉴。针对州、县二轮志书编修工作滞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及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分别提出了工作建议。在意见反馈会上,曾健巡视员就健全领导班子,档案、方志部门负责人做好表率,增加档案、方志工作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州、县档案馆库和方志馆建设力度,加快档案、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及理清档案、地方志工作思路,找到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子等问题,对黔西南州档案和地方志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
在安顺市,检查组认为安顺市档案工作领导体制完善、档案工作列入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县两级档案保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市档案馆新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市委主要领导专门批示市档案馆新馆建设要“早安排、早出方案、早建设”;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准确把握档案事业发展规律,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多措并举加强档案事业的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精准扶贫等涉农档案工作方面成绩斐然;市档案馆在有限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做好到期档案的接收、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和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征集工作;行政执法检查和法制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卓有成效。鉴于市档案馆建筑面积严重不达标且属CU级危房的实际,检查组提出了市县两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好档案馆库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以及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业务建设等工作建议。为此,曾健巡视员要求安顺市档案工作要努力实现一个“全”字,突破一个“新”字,加强档案号管理,突破二级机构档案接收难点;努力力求一个“活”字,着力一个“深”字,深度挖掘档案资源,特别是抗战史料的保护和开发,做出项目、做出成果;努力强调一个“严”字,落实一个“细”字,坚守档案安全底线,责任到人、落实落细,特别是在老馆库加固工程中,切实做好档案实体等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黔西南州和安顺市人民政府有关同志出席了执法检查意见反馈会,黔西南州、安顺市及相关县的档案、地方志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检查组在晴隆县检查地方志工作
检查组实地检查黔西南州人社局档案工作
检查组对安顺市史志办进行地方志目标管理考核
检查组在安顺市档案局(馆)检查印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