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2014年度科技立项验收计划完成率增长17%
“2014年贵阳市完成验收项目409个,验收计划完成率同比增长17%,而一次验收通过率却同比降低13%。”这是日前出炉的2014年度《贵阳市科技局验收计划汇编》的统计结果。业内人士认为,两个核心指标的“一升一降”,凸显出贵阳市科技立项验收程序更为科学严谨,验收结论更为客观公正。
据了解,2013年8月,贵阳市对科技立项验收方式进行改革,市科技局采用项目集中验收方式,验收专家实行分工负责制,根据各项指标要求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逐一审查,项目总体指标完成70%方可通过验收,对提供资料不完整或提供佐证材料不足的指标视为未完成。新的验收方式改变了以往笼统含糊的综合描述方式,判断项目是否通过验收更具准确性和有说服力。
此外,科技立项方式改革后,进一步加强了经费管理审查力度。根据要求,2013年以后立项的项目,支持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要求提供项目审计报告。同时,验收有经济考核指标的项目时,专家组中将安排一名财务专家,专门审查项目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市科技局对2014年验收的409个项目支持金额共计9680.2万元。其中,因超期验收或一次验收不通过的项目共65个,涉及尾款943.2万元不再拨付,占尾款总额的72%,同比增长53%。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沿用新的科技立项验收方式,并根据今后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进一步提高项目验收效率和质量。
(韩国营 记者 朱梅)
■相关新闻
围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实施24个科技重大专项
我省2014年度共组织实施24个科技重大专项,投入财政科技资金9059.5万元,带动社会研发投入26972.83万元。其中,贵州省棕榈种植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产业化等7个项目由贵阳市企业牵头实施,占项目总数近三成。预计到2016年底,这24个专项可实现新增产值145.12亿元。
此次组织实施的24个科技重大专项,主要围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新型建筑建材产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开,并以企业为承担主体,强调产学研结合、多单位多部门协同,具体组织方式为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目前,24个科技重大专项均已启动,多功能燃气射流冰雪消除车配套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多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预计经过三年研究和培养,到2016年底,24个科技重大专项可新增销售收入44.89亿元;申请专利220项,形成企业标准53项、软件著作权7项,培养形成301人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培训人员366100人次,在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