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2014年气象以极端高温和大洪水为标志
中国网3月25日讯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3月23日报道,“前所未有的海洋热”,“持续升高的地表温度”以及“毁灭性的大洪水”是2014年世界气候的三大决定性特点。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本周一的发言,已经结束的这一年世界气温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本周一是世界气象日。这一天世界气象组织发表了2014年世界气象状态的相关报告。其中指出,2014年是过去的十来年中持续升温的时间最长的一年,也就是说,在本世纪的十五年中,是最热的一年。
这份报告中包含了各国家和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应数据,除了这些常规内容,还有热带飓风、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冰拓展的相应资料,以及英国气象部门为气象变化对人类带来影响制定的分析报告。
根据报告内容,2014年世界平均气温达到了14.57度,比1961至1990年整个年段的平均气温还要高上0.57度。19个欧洲国家被记录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北美(包括阿拉斯加),亚洲东部,非洲和南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同样气温高得罕见,只有美国部分区域和加拿大低于平均值。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尽管缺少厄尔尼诺现象,2014年也是异常温暖。”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了太平洋东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气候变暖带来的巨大影响覆及全球多数地区,并导致了整个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
另一方面,在太平洋的北部和西北部,极地地区,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太平洋西南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的绝大区域海洋表面的温度也在2014年不断上升,其中属六月到十月温度达到峰值。
雨水,冰川和龙卷风
降水量方面,2014年平均每立方米降雨量达到了1.033升。一年几旱的地区主要在美国西南部,中国东北,巴西东部和中美洲的一些地区。
五六月份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八九月份在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十二月在斯里兰卡都发生了大洪水。在非洲,洪水影响了摩洛哥、莫桑比克、南非、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等地区。而南美洲巴拉河流域水位的上升也给巴拉圭、阿根廷和巴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每年,气温的自然变化都会带来这种极端现象。因为温室效应而无法排散的气体所携带的能量推动了水文循环,而这也是造成洪水越发频发的原因。”世界气象组织解释道。
另外,北极2014年海洋冰川的年最低覆盖面积,在9月17日,仅占地502万平方米。根据美国国家中心冰雪数据,这是绘测以来倒数第六低的数值。
而南极的海洋冰川覆盖面却保持了它的最高覆盖水平,连续三年打破其保持的最高纪录。
去年纪录的热带风暴发生数量为78次,相比前年的94次,以及1981至2010年平均风暴发生的89次而言有所降低。虽然根据卫星纪录,目前发生次数最低是在2010年,一共发生67次。
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将本周一定为世界气象日,其宗旨在于让人们“从了解气象知识开始,到为气候做些实事”,他们在这一天提供一些科学知识和气象相关的服务,比如季节气象预测。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国际社会可以采取相应的举措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运用现在掌握的气象知识来指导保护环境和保持气候不再恶化的相应活动。这些成本都是很高的,并且在未来还会持续增长。”米歇尔亚罗,世界气象组织的秘书长说,“但是我们有责任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恶果,在这一切都还不算迟的时候。”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许多证据——从地表温度上升到冰川融化,从海平面上升到极端天气增多——都显示出气候正在变化,并且这很大程度上和人类活动有关系。”
亚罗强调:“2014年这些前所未有的高温,极端降水以及洪水灾难频发,都是归咎于气候变暖。而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恰恰是由温室效应而导致大量集聚在大气中的气体造成的。”
“海水变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海洋吸收了超过93%的热量。”最后亚罗补充,“海洋表面的气温,以及海平面都在上升,这些吸收的热量正在逐步深入海水底部。它们将会对未来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实习编译:高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