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
各市(自治州)党委和人民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部署,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组织发动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特提出如下行动要求:
一、攻势时间
201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共3个月。
二、攻势重点
大抓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各项部署落实,重点是7个方面的任务落实。
(一)大抓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全面启动实施《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8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25000公里农村通组公路(其中深度贫困地区11199公里),9月底前,完成工程形象进度25%以上,10月底前,完成工程形象进度50%以上,11月底前,完成工程形象进度75%以上,确保年底全面完工投入使用。10月上旬,完成2018年通组公路50000公里(其中深度贫困地区21801公里)计划任务预下达并做好项目开工前期工作准备,确保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工建设。
(二)大抓产业脱贫攻坚。按照贫困农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基本要求,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用好秋收备耕下种有利时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一是抓秋冬绿色优质蔬菜增产增效。重点在700米以下低海拔富热量河谷地区,选择瓜果豆类喜温蔬菜,其他中高海拔地区选择根茎叶花类喜凉蔬菜进行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和科技服务,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冬春规模化上市,实现全年蔬菜种植1650万亩、产量2050万吨、综合产值1060亿元、菜农人均净增收2000元,带动30万贫困人口脱贫。二是抓茶产业提质增效。抓好秋季茶园修剪除草和肥培管理,扩大优质高产茶园特别是出口茶园基地规模。支持茶叶加工扩能增产,扩大秋茶生产规模。用好省内外各类茶博会和展销会等营销宣传平台,积极举办茶公共品牌宣传、秋季茶品茗、茶文化普及、茶产品营销等活动,鼓励优强茶生产经营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弱茶企业,提高全省茶产业集中度,增强黔茶市场竞争力和价格话语权,推进黔茶更大规模走出贵州,更广范围赢取市场声誉,更大幅度提升市场价值,实现全年茶总产量31.8万吨,总产值342亿元,带动14.6万贫困人口脱贫。三是抓生态家禽产业发展。11月底前,在长顺、赤水、纳雍、息烽、清镇、石阡、松桃、紫云等8个重点县(市、区)新建(改扩建)生态家禽原种场9个、扩繁场12个,满足66个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规模化养殖生态家禽的种苗需要。深化疫病监测和预警预报,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完成重点品种的生态放养、屠宰加工、产品品质控制等规程标准制订,保障生态家禽(蛋)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新增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培育年出栏2000羽的规模养殖场3000个,实现生态家禽年出栏1.3亿羽,禽蛋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110亿元,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四是抓食用菌产业发展。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推广,让更多农民掌握生产实用技术,大力组织菌种培育和菌材菌棒供应,大力引进菌业生产经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积极借鉴推广安龙食用菌产业“1210”扶贫模式,推进食用菌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完成全年10亿棒食用菌原种、栽培种生产基地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生产羊肚菌、灰树花、猴头菇等特色珍稀食用菌和香菇、木耳、平菇等大宗食用菌。积极挖掘利用紫花菌、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推进野生菌大范围扩繁生产。争取全年产菌56万吨、产值55亿元,带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五是抓中药材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力推适合秋冬栽种的太子参、天麻、桔梗、丹参、灵芝、半夏、钩藤、何首乌等优势中药材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医药企业在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车间”,在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等用工中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在秋季攻势中,确保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去年基础上新增50万亩,总产量18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覆盖12万贫困人口。六是抓“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突出县域特色产业和区位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县择业,推进早熟商品马铃薯、薏仁米、蓝莓、火龙果、黔北麻羊、关岭牛、从江香猪、赫章可乐猪、三穗鸭、江口冷水鱼等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七是抓市场主体引进和培育。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和资源,重点引进省外优强农业龙头企业入黔开展生产经营业务,大力支持既有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鼓励支持省内国有企业、国有平台公司等市场主体从事扶贫产业生产经营,积极引导城镇工商企业“转向改行”从事扶贫产业,支持各类农业中小微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月底,力争从省外引进龙头企业1000家以上,支持2760个深度贫困村各建立1个运转良好、管理规范、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八是抓农产品产销对接。切实落实好农校对接、农医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对接,在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前提下,将有效的市场需求定向引导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供应。特别是农校对接,要确保从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省各类大中小学校在同质同价前提下全面执行定向采购。大力加强与北上广深和其他对口帮扶城市的沟通对接,拓展落实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省外销售市场,让全省农产品卖得更多、卖得更好。9月底前,要完成上海市场的对接落实工作,实现黔茶黔菜入沪。九是抓冷链物流体系配套。大力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能力扩张,积极鼓励省市两级国有企业扩展经营冷链物流业务,确保到年底全省冷库容达到75万吨,覆盖70个县,冷库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冷链运输车辆达到700台,基本满足全省农产品进城、黔货出山冷链运输需要。十是抓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切实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合理界定和保护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利益,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大抓易地扶贫搬迁。一是加快完成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扫尾工作。各地务必要抓紧整改2016年搬迁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收尾,加快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和资金结算,全面落实“五个三”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配套措施,确保在10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和按期稳定脱贫。二是扎实抓好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按照既定的搬迁政策和项目建设管理规定,确保2017年搬迁项目在12月31日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2018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其中2017年拟摘帽的16个县要提前3个月在2018年3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三是提早抓好2018年搬迁项目开工准备工作。结合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按照“通不了就搬”的原则和既定的搬迁对象识别管理规定,逐村逐寨精准核实新增35万搬迁人口,连同原规划剩余的41万人,一起编制实施方案,确保在11月底前完成安置点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2018年1月全部开工建设,2019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四)大抓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分解落实农村危房改造51.38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74万户,低保户5.16万户,深度贫困地区26.4万户)任务。11月底前,完成2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消除安全隐患,补齐基本居住功能,保障基本卫生健康条件,确保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安全保障。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实施“危改”的补助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5∶2∶3的比例分担并足额落实到位。对“三改”的补助资金,由省财政依据对各地测算的审核结果,整合有关项目资金落实到县。
(五)大抓旅游扶贫和农村电商发展。在第十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召开全国涉游企业结对帮扶深度贫困地区对接会,重点推介结对帮扶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推动景区、旅游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面向贫困群众定制生产旅游商品。利用秋冬农民工返乡机会,积极引导支持返乡农民工发展乡村旅游。10月底前出台旅游扶贫工作考核办法,11月底前完成旅游扶贫从业人员年度培训任务,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分别增长35%、30%以上。以2017电商减贫大会在贵州省召开为契机,组织大型电商企业与贵州省贫困县乡对接,批量销售贵州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合作,加大各地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力度,以强化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为重点,在知名电商平台设立贵州农产品销售专区。11月底前争取3亿元以上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贵州省农村电商发展,力争全年农村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