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一农妇10年自费义务照顾留守儿童
她关掉月收入过万的服装店,10年来义务照看留守儿童和孤儿;她挨个家访,家中就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她对每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心情了如指掌,用心弥补他们在成长中缺失的爱……
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路北村,46岁的王雪娟被几十名孩子亲切地称作“王妈”。她的家是农村的一座4层小楼,有个小院。记者走进这个名叫“东篱之家”的留守儿童之家,40多名中小学生正坐在依着小楼一面墙、用铁皮搭起来的大教室里学习《弟子规》。
这些都是附近农村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及孤儿。周末和假期他们都会准时来到“王妈”的家里。王雪娟会准备好水果、牛奶等食品,羽毛球、象棋等文体用品,为他们做好午饭、晚饭,辅导作业,教授《弟子规》。
课余时间,她会挨个听孩子们聊上周在学校的表现及心理动向。“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故事,他们需要引导,需要有人爱。”王雪娟对孩子们的情况非常熟悉。
“周梓葉,奶奶反映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多,晚上很晚才上床睡觉;顾璐意,这周考试成绩不佳,回家被奶奶责骂后一直在生气……”通过家访,像这样的内容她已经记录了厚厚的多本笔记。
对“问题小孩”,她从未放弃。王佳松(化名)今年上小学4年级,一年前,他还是被同学们讨厌和孤立的“捣蛋鬼”。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没人管,他经常偷东西、打架。每次王雪娟上课,他都偷偷趴在窗户外边看。
“当初担心他进来会影响别的同学就没有特别关注。”王雪娟说,直到有一天在路上看见王佳松被爆竹炸成了大肿脸没人管,她开始心疼。通过做其他孩子的思想工作,她把王佳松带进了这个大集体。
她在家访中了解到,王佳松从来没有被人赞美过,没有玩具、朋友,只有通过伤人的举动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她开始挖掘王佳松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引导他助人为乐。慢慢地,王佳松开始被同伴们喜欢,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成绩也提高了。
孩子们在学校被欺负,她作为“家长”去处理矛盾,让别的同学知道这些留守儿童也是有人关心的;她还成了很多孩子的好“哥们”,化解他们和外地父母间的误会。如今,她照顾过的小孩有些已经上了高中,读了大学。她每年都能收到很多孩子们的来信。
由于全身心投入,从2004年开始,王雪娟关掉了月收入过万的服装店。最初是为了教育叛逆的儿子,在她的努力下,曾经的“打架王”在家里没钱吃饭的时候,将拾到的20万元归还失主。王雪娟深刻地体会到:“人们口中的坏孩子如果有人稍微引导,不仅可能避免更大的错误,甚至还能成才。”她想做一个引路人,没想到10年来,成了这么多留守儿童的“王妈”。就在3年前,她正式成立“东篱之家”。
由于每个月将近1000元的花费要投入到孩子们身上,再加上收留了几名孤儿,为他们提供生活费,最难的时候家里没有一滴米,银行卡里只剩600元。但她几乎不接受任何捐助,她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想因为生活艰难而向社会伸手。”她开始靠收农产品、卖保险来维持。尽管儿子已经大学毕业,直到今年,她才将儿子大学的最后一笔学费缴清。
尽管这样,王雪娟还是每年坚持节假日包粽子、买水果,带着孩子们慰问孤寡老人,教育他们学会尊老爱幼。
不少人听说王雪娟的故事,开始作为志愿者义务帮忙,有大学生、文化馆的馆长、公安民警……这份爱在社会中蔓延。
有网友说:“不为名利,永远向留守儿童敞开大门,孩子们自愿叫出的‘王妈’就是对王雪娟最大的肯定。”也有网友认为:“人生的精彩,并不在于多大的壮举和伟业,而往往体现在像王雪娟这样平凡的岗位和平淡的日子里。” (记者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