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老夫妇57年记录家庭收支 家庭账本记录时代变迁
浙江日报10月3日讯( 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金春华 县委报道组 朱映归 刘斌) 白菜1.5斤,1.5元;豆腐0.5斤,1元;猪瘦肉1斤,14元……早上8时多,83岁的张春晖老人拎着一袋菜回到家,把菜放到厨房后,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四折的旧日历本纸,戴上老花镜,把纸上的内容一一誊写到小本子上。小本子的封面上,整齐地写着“2014年家庭现金收支日记”等。
“本来账本上都是写老董和我的名字的。但他去年底因车祸过世了,我就接下来继续记。”张春晖缓缓地说,“今天早上买的菜多,怕忘记,就先拿了张废纸记下。”
“老董”叫董万春,张春晖的老伴。两人分别于1951年、1952年从老家丽水和浦江调到缙云,参与缙云供销社筹建工作。两人于1953年结为夫妇。
“1957年,我家老三出生,开支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说起记账的初衷,张春晖记忆犹新,“一来我们经常下乡,没时间带孩子,只好请保姆。二来要给双方父母寄赡养费,再加上其他开销,两人的工资用起来常常捉襟见肘。”于是,分别是统计和会计出身的两人决定记账,用以控制支出。这一记,就记到了现在。
“上世纪90年代前,精确到分;上世纪90年代后,精确到角。外孙要钱买东西可以,发票要带回来入账;自家种的蔬菜也按市场价折价计入,使收支情况精确无误。”两位老人的专业和坚持,让整个账目严谨细致、清清楚楚。
翻阅账本:1957年,夫妻俩每月工资93.5元,1979年115元,年均增幅不到1元。改革开放后,工资连年看涨。2012年两人每月离退休金比1979年工资翻了95倍,平均每年增加330元。支出结构方面:1961年,食品支出占总收入59%,1970年占50%,1981年占35%,到了2008年,只占13%。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生活条件的连年改善:1962年,老董买了一块60元的半钢旧手表,是家里第一件生活耐用品;6年后,他花了80元给妻子买了一块日本手表。1979年,作为所在小区第一户买电视机的人家,每天晚上,两夫妻都要为前来看电视的邻居准备好小板凳。渐渐地,电视机从9吋黑白、14吋黑白到25吋彩电再到液晶电视,冰箱从单门到双门……董家的生活用品随时代而更新。到了1994年,搬了18次家后,董家举债7000多元,买到了一套87平方米的房改房。这年也是1957年来,为数不多有赤字的一年。
两位老人记账,一般都用孩子上学用的练习本。根据记账需求和习惯,每本划线分栏。但连续有15本,用的是正规印刷的记账本。那是1981年到1996年,作为城乡住户记账员,为缙云县人民银行所记的账本。
对于这一点,老董大女儿,今年刚从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队长任上退休的董淑萍最有发言权:“现在,丽水市约有1860户记账户,每天记录家庭收支。他们的账本,交给市局统计人员汇总分析后,提供给央行,是政策出台最基础、最原始的材料。像我父亲这样记了55年,据我所知,在全国还是第一人。”
对此,张春晖倒是很看淡:“我们原来记账,是因为生活困难,后来越记越有味道。老董在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账本翻出来看看。每看一次,就感叹一次,现在的生活多好啊!”
链接:2011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寻找共和国记账人”活动,董万春被评为“共和国优秀基层调查人员”,还获得省统计局“优秀记账员”荣誉称号。2012年12月2日,董万春和张春晖将记了55年的50余本家庭消费账本,交由丽水市档案局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