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贵阳市经济运行情况

30.01.2015  05:48

 



2014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思路,推进改革措施,强化风险防控,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凝心聚力全面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
2497.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3.9%。分季度看,经济总体运行稳定,一季度增长
13.5%,上半年增长
14.0%,前三季度增长
13.9%。



分产业看,服务业比重提高。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08.02亿元,增长
6.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976.59亿元,增长
13.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1412.66亿元,增长
14.3%。三次产业结构为
4.3:
39.1:
56.6,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继续提高,较上年提高
1.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1.6个百分点。




一、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今年以来,农业在适宜气候、市场利好,价格普涨和农业园区建设的推动下,农业经济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达
108.02亿元,比上年增长
6.6%。粮食、蔬菜、水果产量取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
5.92万吨,比上年增长
6.1%,在上年粮食产量因干旱减产情况下实现恢复性增长,其中夏粮产量
8.80万吨,比上年增长
1.9%;秋粮产量
37.12万吨,比上年增长
7.2%。




二、工业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完成
6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
12.2%,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3.9和
0.9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保持
20%以上增速,全年达到
2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0.1个百分点;绝对值为
269.5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42.4%,占比较上年提高
3.5个百分点。




园区工业比重持续提高。

全市
12个工业园区有
10个园区呈增长态势,整体发展较好。园区工业增加值
545.32亿元,比上年增长
13.9%,绝对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85.7%,占比较上年提高
1.1个百分点。




特色产业引领工业发展。

六大支柱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
475.72亿元,比上年增长
15.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9个百分点,绝对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74.8%,占比较上年提高
0.6个百分点。其中,除烟草制品业、现代医药外,特色食品业、装备制造业、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四个行业的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特色食品业增幅达到
33.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8.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较快。



全年旅客航空吞吐量
1252.55万人,比上年增长
19.6%,旅客铁路发送量
1570.9万人,比上年增长
7.0%;航空货邮吞吐量
8.21万吨,比上年增长
6.1%,铁路货物运输量
3398.5万吨,比上年增长
1.0%。邮政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
30.8%,其中快递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
48.0%。全年接待游客
724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0.2%;旅游总收入完成
874.39亿元,比上年增长
20.0%。




四、投资增幅更趋合理。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3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
19.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10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
3.5%;民间投资完成
1869.54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产业投资完成
1116.36亿元,比上年增长
12.0%。




五、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举办多场次促消费的博览会和展览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和亮点,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888.58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1.1和
0.2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全年


完成财政总收入
6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
16.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31.59元,比上年增长
19.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48.65亿元,比上年增长
14.0%,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1.94亿元,比上年增长
17.6%,增幅高于全市财政支出
3.6个百分点;住房保障支出
21.62亿元,增长
61.0%,增幅高于全市财政支出
47.0个百分点。




七、内外贸易增势较快。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
317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
1990.23亿元,省外到位资金
22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
35.7%。实际利用外资
7.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0.9%。进出口总额
78.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4.1%,其中出口
72.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0.3%。




八、金融物价保持平稳。



12
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6992.20亿元,比年初增加
1082.37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注:由于今年
4月国家开发银行纳入贵阳市金融统计数据,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为同比口径计算);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6560.51亿元,比年初增加
1133.66亿元,比上年增长
21.3%。市级融资实际到位资金
696.58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上年上涨
2.7%,其中,八大类消费品中七类上涨一类下降,涨幅最大的食品类上涨
5.5%,衣着和居住类分别上涨
2.7%和
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
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0.9%,交通和通信类与上年持平,烟酒及用品类下降
2.6%。




九、居民收入就业增长稳定。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961元,比上年增长
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826元,比上年增长
12.7%。全年新增就业人员
21.12万人,比上年增长
3.9%。



总的来看,
2014年贵阳市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总体发展平稳,不仅在总量上有所扩大,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一定成效。
2015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较弱,房地产调整远未到位,某些领域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全市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市人民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努力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科学的机制和平静的心态去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真正从“”上提升经济竞争力,凝心聚力全面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奋力实现新目标。



 






2014


年贵阳市主要统计指标数据





指标名称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497.27





13.9





 

第一产业




108.02




6.6





 

第二产业




976.59




13.9





 

第三产业




1412.66




14.3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636.06





12.2




(一)分类型













 

轻工业




315.84




12.0





 

重工业




320.22




12.4





 

国有企业




215.71




4.2





 

国有控股企业




362.47




5.7





 

大中型企业




503.31




7.3





 

非公有制工业




269.50




22.3




(二)十大行业工业增加值




454.02




9.8





 

食品制造业




19.48




16.5





 

烟草制品业




160.35




7.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5.17




8.4





 

医药制造业




56.74




11.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4.40




12.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5.83




26.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52




7.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0.82




9.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4.18




13.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8.53




2.0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发电量(亿千瓦时)




116.25




23.8





 

其中:火力发电量




43.00




-2.2





       

水力发电量




73.25




46.6





 

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
30%)(万吨)




1726.97




20.1





 

饮料酒(千升)




290314.42




33.1





 

其中:白酒




2675.26




124.1





       

啤酒




287300.16




32.6





 

卷烟(亿支)




564.78




0.2





 

中成药(万吨)




3.16




25.4





 

多色印刷品(万对开色令)




1231.89




52.8





 

焦炭(万吨)




49.04




-37.3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万吨)




324.12




9.4





 

其中:磷肥




225.40




8.2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




544.57




-9.3





 

水泥(万吨)




1292.11




0.8





 

生铁(万吨)




32.34




3.0





 

粗钢(万吨)




53.05




-10.4





 

成品钢材(万吨)




62.12




-4.3





 

铁合金(万吨)




33.63




3.0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23.41




-31.1





 

原铝(电解铝
)(万吨)




23.41




-31.1





 

集成电路(万块)




1991.79




9.9





 

彩色电视机(万台)




115.68




-5.2





三、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336.06





19.3





 

其中:投资项目




1318.46




35.2





       

房地产开发项目




1017.60




3.5





 

分产业投资













   

第一产业




99.52




19.6





   

第二产业




523.04




4.2





   

第三产业




1713.50




24.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888.58





13.1





 

其中:限额以上




673.17




9.7





 

按城乡分













   

城镇




822.45




13.1





   

乡村




66.13




12.8





 

按消费形态分













 

餐饮收入




38.85




1.1





 

商品零售




849.74




13.7





  #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




646.24




11.8





    #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58.44




16.4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51.11




3.4





     

化妆品类




10.25




5.7





     

金银珠宝类




6.15




-6.1





     

日用品类




15.71




1.4





     

体育、娱乐用品类




1.92




-13.7





     

书报杂志类




3.70




50.7





     

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




0.47




32.8





     

中西药品类




41.79




16.4





     

文化办公用品类




6.55




14.8





     

家具类




0.46




126.9





     

通讯器材类




2.78




10.9





     

石油及制品类




118.46




33.6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2.36




23.5





     

汽车类




274.67




8.7





五、进出口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78.42




24.1





   

出口




72.72




30.3





   

进口




5.70




-22.5





六、招商引资












(一)利用外资













 

批准外商投资项目数(项)




24




持平





 

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65994.33




117.0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万美元)




76173.51




20.9




(二)引进内资













 

投资项目数(项)




317




-37.1





 

项目投资总额(亿元)




1990.23




-30.8





 

引进省外资金(亿元)




2260.95




35.7





七、财政(亿元)













 

财政总收入




654.69




16.1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31.59




19.6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48.65




14.0





八、金融(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6992.20




18.3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6560.51




21.3





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
=100)





102.7




2.7





 

食品




105.5




5.5





 

烟酒及用品




97.4




-2.6





 

衣着




102.7




2.7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0




1.0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1




1.1





 

交通和通信




100.0




持平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9




0.9





 

居住




102.5




2.5





十、城乡居民收支(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961




9.4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826




12.7





十一、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1.12




3.9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行业分类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GB/T 4754-2011)执行。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
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财政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局;就业数据来源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运输量数据来源于市工信委;邮政业务量数据来源于市邮政管理局;旅游数据来源于市旅发委;内资数据来源于市投资促进局;外资、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市商务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物价及城乡常住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来源:( 贵州省商务公众信息网 )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省商务厅机关第四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0909)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告(注销重申20190829)
依据《行政许可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贵州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