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80年]遵义:“红色收藏家”和他的“红色陈列馆”
练凤江在自己的收藏室内(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15日电(记者王丽 李惊亚 李平)红军长征组图做壁画,屋顶镶嵌着党徽,领袖像章拼成中国地图……在遵义市汇川区一幢民居里,角角落落无不与红色文化有关,俨然成为一个民间“红色陈列馆”。
“陈列馆”的主人叫练凤江,今年49岁,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痴迷于红色收藏33年。他的藏品包括领袖像章、邮票、酒、刺绣、陶瓷等红色文化物品,有数万件。
“一看到和红色文化有关的东西,我就心里痒痒,忍不住想把它拿到手。”练凤江说,这些收藏品有他在各地的古董市场淘的,有朋友送的,还有从民间收购和网上买的。
记者看到,这座家庭“陈列馆”的装修布陈十分独特:通往阁楼的楼梯两旁,是11幅大砖雕,刻制着中国工农红军从瑞金出发到遵义会议再到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直至胜利会师的长征路线图;在陈列室内,屋顶是红色的党徽和马灯,窗帘上印制着红色的党徽,墙壁上,有刻制着毛泽东各个时期版画头像的黄杨木雕,还有用1226个领袖像章拼成的中国地图……
屋顶花园的设计创意更加别具一格:按照地理方位和比例建造了一条红军长征路,从瑞金到吴起,途中通道、遵义、毛儿盖等重要城镇一应俱全,有红军井、古树、碑刻等。遵义市的不少学生被家长带到这里参观,接受红色熏陶。
练凤江说,他这么喜欢红色文化、红色收藏,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的舅公是黔北游击队的地下党,和外婆一起保护过许多革命同志,从小,练凤江就听他们讲各种惊险的战斗故事。
1982年,练凤江的父母将收藏的上百件陶瓷、像章、画报等全部交给了儿子,从此,零花钱、奖学金、工资、奖金,大都被练凤江投入到红色收藏中。
2003年,练凤江将节衣缩食攒下的钱买了一辆红色QQ车,在车头喷上“遵义会议放光芒”的字样,车身两侧喷上红军长征路线和长征诗词,车顶插上国旗。驾驶这辆车,练凤江开始了自己的“长征之旅”,走过了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陕西等十几个长征路过的省市,沿途宣传红色文化的同时,还为老百姓做心脑血管疾病义诊。
现在,练凤江还组织了一支40余人的群声红色文化艺术团,已在遵义市的学校、社区、军营等地演出600余场。
练凤江说:“作为一名老区人,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