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铜仁十大经济事件

05.01.2016  19:46

               

编者按:2015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应时而变、顺势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尤其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实事,攻克了一系列难事,书写了铜仁后发赶超的新篇章。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改革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精准发力,不断创新改革工作方法,巩固提升改革成效,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全市各领域改革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5年,铜仁市级层面明确的53条142项改革任务,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推进。各区县明确的578条改革任务同步推进。这一年,我市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改革,乡镇小部制改革荣获全国改革创新一等奖。在招商引资上,我市推广“一站式”服务,实现“一个窗口流转”。在精准扶贫上,建立财政、扶贫、银行、担保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模式。在教育上,我市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招转并举、集团管理”的基本办园模式。同时,我市大力推进“三权”改革,“三权”融资4亿元。

   经济发展“三量”齐升领跑武陵山区

  2015年,我市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推进“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经济实力强、发展质量提升、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预计增长12.7%。人均GDP达到24459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0.72亿元,增长2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56亿元、295亿元,增长11.7%、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491元、6962元,增长11.2%、11.7%,增速全省第一、第四,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9.3%,碧江、玉屏率先通过同步小康达标验收。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增量同步提升,在武陵山区域位列前茅。

   首条高速铁路开通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开通,铜仁南站正式运营,标志着铜仁首条高速铁路开通;12月30日,随着沿德高速公路开通运营,我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过去一年,我市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实施国省干线提级改造398.6公里,县乡公路提级改造49.4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3083公里。2015年10月15日,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获得批复并开工建设;铜玉城际铁路正在加速建设;12月31日,铜仁至怀化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思林、沙沱水电站通航设施基本建成。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新航站楼开工建设,黔北机场已经启动建设。立体化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15年,我市以“八争”为抓手,大力实施“抓四资促四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工业三年大攻坚行动,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扩总量、调结构、强园区、优服务、增效益,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落地建设,实现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同步推进,存量、增量同步提升。

  2015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户,总数达525户,居全省第三,实现工业增加值160.55亿元,增长12.2%,增速全省第二。12个产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占比从80.6%提高到92%,聚集效应显著提升。

   城乡统筹加速迈入“城市时代”

  2015年,我市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4%,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中心城区建设提速,桃园大道、五福大道、环东大道、睿力大道铁路桥等城市路网工程建设加快,清水大桥、环东路、梵净山大道等城市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武陵大道铁路桥,完成百花路改造,中心城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人口达40万。县城品质明显提升,建成一批山体公园、城市农业公园、市民广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玉屏成功申报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示范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施“8+X”项目262个,完成投资40.9亿元;“六项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8.34亿元。实施集中建房1万户。

   农旅融合成为全省样板

  2015年,我市大力推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星级景区打造有机结合,制定了《铜仁市星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评定标准》。

  水利建设工程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完成水利投资16.5亿元,新开工骨干水源工程5个,实施水利项目799个,新增蓄水容积258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1万亩。

  通过开展“园区景区化”工作,把农业现代高效示范园区建设成为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的星级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丰富旅游内涵,创新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在发展理念、标准体系、体制机制和融合发展模式等方面,率先在全省进行了探索试验。深入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按照突出资源特色、差异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梵净山环线“四大天王寨、十八罗汉村”等一批旅游村寨建设。我市玉屏茶花泉、松桃正大茶园、江口鱼粮农业公园等一批农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全市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 铜仁扶贫模式再创新

  2015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精准扶贫这条主线和“减贫摘帽”这一目标的实现,按照“探路子、创机制、育品牌、强素质、树形象”的思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省率先启动扶贫小额信贷“精扶贷”工程,明确了每年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扶贫资金贴息的“精扶贷”贷款15亿元的目标任务,再创铜仁金融扶贫新模式。

  创新促进我市产业扶贫大发展。全市争取到位产业化扶贫项目专项资金2.1亿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64个。金融扶贫有了好成绩,全市共获国开行授信资金33.2亿元,产业涉及生态茶、生态畜牧业、中药材、食用菌、精品水果、乡村旅游等,已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带动3.7万户11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致富。

   大健康产业引发投资热潮

  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4户,年产值30亿元,在建大健康医药产业项目25个,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近100亿元。

  回首一年,精彩瞬间值得记忆。2015年6月28日,我市举行大健康产业资源推介会。签约仪式上,与省外知名企业签署了12个项目,签约资金达42.6亿元。8月17日下午,由省扶贫办、省食药监局、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投促局、扶贫办、卫计委、食药监局承办的武陵山首届中药材·新医药博览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订16个项目,总投资金额达103亿元。12月14日,“贵州劲嘉国际大健康产业园(梵净谷)开发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江口县梵净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项目投资总额约31亿元。

   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5年,我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全市建成农村淘宝、邮政邮乐购等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609个,完成目标任务500个的121.8%,实现网上交易30余万笔,交易金额达2200余万元,推动解决就业人数近10万人,受益群众300余万人。全市从事电子商务达700余家,网店1300余家,网络销售额达5.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铜仁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石阡、印江、德江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获得6000万元项目资金,碧江、松桃、江口、印江获批全省电商扶贫试点县,全市22个单位进入省级示范点名单。我市成为阿里巴巴第一个农村淘宝市级试点市、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试点市、国家扶贫办友成扶贫基金会电商扶贫驿站试点。

   苏州铜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2015年,苏州对口帮扶铜仁有了新的突破,苏州帮扶铜仁建立了“一对一”的全方位帮扶机制。

  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市、太仓市、姑苏区等对我市帮扶区县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先后派出178人次到苏州学习,苏州也派出89人次到我市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同时,宣传、统战、住建、文化、商务部门开展了对接和互访。先后在苏州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0余期,接受培训人数达1700余人。 选派了12名优秀干部到苏州挂职学习。苏州也选派4名优秀干部到我市挂职帮扶指导。苏州还重点支持铜仁农业产业化服务项目,在农村妇女创业、中药材种植、农村饮水配套工程方面安排了帮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