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上升 出国热降温

27.05.2016  11:3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月26日公布了4月份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招聘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数据显示, 求人倍率环比上升至1.12,从同比看,供求人数和求人倍率均有所下降。应届生就业方面,多数监测省份求职高校毕业生人数少于上年同期。机构调研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呈现上升趋势,“考研热”和“出国热”在降温,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乐观,认为今年就业形势可以接受。

   特点 第三产业就业需求增加

  人社部自2011年起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重庆、陕西等11省(市)开展了月度情况调度,主要包括相关省(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情况、各类群体求职情况、监测企业用工情况及下一步走势预判等。

  数据显示,多数监测省份企业用工人数有所增加,就业结构继续呈现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同比看,供求人数和求人倍率均有所下降。4月份,11省(市)总登记招聘人数同比减少7.2%,求职人数减少3.7%,求人倍率下降0.04,但供求人数降幅相比一季度有所收窄,下降态势有所缓和。

  从环比看,4月份11省(市)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人力资源市场比3月份供求高峰有所回落,而求人倍率为1.12,比上月上升0.03。分省份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重庆求职人数降幅高于招聘人数降幅,江西招聘人数增幅高于求职人数增幅,求人倍率上升;河南、陕西招聘人数降幅高于求职人数降幅,广东求职人数增幅高于招聘人数增幅,求人倍率下降;福建招聘和求职降幅基本一致,求人倍率不变。

  江苏反映,4月份,企业用工呈现平稳态势,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全省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传统制造业企业用工更趋稳慎,特别是去产能行业企业集中的局部地区规模性失业风险需予以高度关注。河南反映,今年前四个月,第三产业成为市场招聘需求主力,4月份三产需求占全部需求人数的71.2%,但仍以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中低端行业为主。5月份,随着旅游旺季到来,住宿餐饮业用工需求将有所增加,带动第三产业需求或继续上升。

   趋势 应届生就业意愿上升

  自2009年之后,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每年稳步增加的趋势,年均增加约20万-30万人,对包括765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1200多万2016应届毕业生而言,今年的就业形势至关重要。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乐观,认为今年就业形势可以接受。

  人社部数据显示,多数监测省份求职高校毕业生人数少于上年同期。4月份,广东省进入市场求职的2015届高校毕业生为22.8万人,同比减少1.3万人;福建省为2.2万人,同比减少0.8万人;安徽省为1.2万人,同比减少0.3万人;江苏省为8.1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山东省为2.7万人,同比增加0.3万人;重庆市为0.2万人,同比持平。与上月相比,广东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有所增加,其余省份均有所减少。

  这一状况在机构调研中也有所体现。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尚可接受。总体来看,近九成应届毕业生认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36.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很难,形势非常严峻”,但有50.0%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有点难度,但还可以接受”。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今年高校毕业生还尚未真正踏入社会,没有真切感受到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可能因为90后大多出生在物质相对富裕的年代,生存压力相对较小。

  事实上,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呈现上升趋势,“考研热”和“出国热”在降温。智联招聘报告显示,有就业意向的受访者比例由2015年的71.2%上升为75.6%。而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比例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虽然政策、投资环境和社会整体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鉴于大学生经验欠缺、资源积累不足等原因,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加之相比创业,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带来的直接创业人群并不多。

  58同城最新的就业调研数据也显示,一线城市就业状况呈整体平稳态势,尤其是与服务业等“新经济”相关行业的用工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营销、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最高。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应届生人数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不足。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导致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高校、部分专业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人数继续增加,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此外,就业歧视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有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等都造成就业形势仍不乐观。

  对于今年的应届生就业,5月20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多方拓宽就业渠道,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分化 专业间月薪差距凸显

  就业压力保持平稳,但毕业生对起薪的期望值未有明显降低。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大学毕业生起点薪酬”研究报告显示,从薪酬水平看,去年应届毕业生总体的实际签约月薪平均值为4793元,较往年有明显增加,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的平均值已达4985元。

  上述报告还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起薪数据呈现出了新特点,其中,专业间实际月薪差距较大现象进一步凸显,工学和法学等专业毕业生实际月薪排名靠前,2015年均值超过5100元;教育学、农学、哲学等专业毕业生实际月薪水平相对较低。此外,学历越高,起薪越高。据劳动工资研究所的研究,学历与起薪呈正相关性。以各学历初始教育投资回报率(即每增加一年或者一个阶段的教育带来收入提高的百分比)看,专科为0.4%,本科为4.6%,硕士研究生为69.7%,博士生为84.4%。

  智联招聘的报告也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的平均值为4985元,从实际月薪来看,实际签约月薪主要位于3000元-4999元之间,占比47.8%;其次是2000元-2999元和5000元-5999元,分别占15.2%和12.7%。58同城调研数据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薪资低于4000元。赶集网称,有过半的毕业生期望薪资在3000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高校毕业生中,有不少大学生降低了求职薪资预期。58同城招聘负责人刘侃表示,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对于自身能力的市场价值存在低估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高校毕业生主动“降低身价”,先实现就业,后续再做职业规划的可能性。相比2015年,2016年期望月薪和实际月薪均有所回落。应届毕业生清楚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对月薪提出更为合理的期待,同时为了增加自身求职的成功率,也降低了对实际签约月薪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