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张怀承教授应邀主讲我校“鱼梁讲会”第二十四讲

24.04.2018  02:52

 

2018年4月17日下午,我校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仁文厅迎来了“鱼梁讲会”第二十四讲,主讲人为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怀承教授,张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央马工程教育部教材首席专家、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第五届教学名师。他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缘起的本体建构》。参加讲会的有当天上午主讲“鱼梁讲会”第二十三讲的盖建民教授、我校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的专职研究员、我校知行国学社及其他不同院系的学生。讲会由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副院长陆永胜教授主持。

张教授在讲座中以翔实的文献材料以及明晰的逻辑分析,环环相扣地论证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缘起的本体建构的进程。张教授首先指出伦理思想是一种道德哲学,而非仅仅具有道德规范内涵,所谓道德本体论即是要对道德作形而上的论证,为道德的合理性提供绝对、普遍、永恒的依据。紧接着,他从历史源头入手,展开了对借助超自然的绝对主宰来赋予道德绝对权威的中国伦理思想原初阶段的探讨。张教授认为从“”、“”古文字形体的比较可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最原初的本体“”,天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也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最初的源头,“天命观”具有绝高的权威;殷周之际“文武革命”使“天命观”受到了挑战,从而产生了周代以“惟德是辅”为信念前提的“以德辅天”的道德哲学,其背后的本体论前提即是“天德观”,所强调的正是天的人格化的道德属性以及人的道德主体性;伴随着人的道德能动意识的觉醒,“以德辅天”的思想逐渐褪去外在的功利论色彩,由思孟学派进一步发展为具有实现人生终极价值的内在道德需求的“尽性赞天”的道德哲学,这种由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过渡必然要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寻找道德合理性的根据,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本体论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在提问环节,张教授逐一回答了在座师生围绕中国传统伦理相关问题的追问。张教授的讲座连同他对与会听众提问的解答,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共鸣。讲会之后,张教授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