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座新"鬼城"制造者们都去哪儿呢?
近日,有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诞生了12座新鬼城。这些城市多为二三线城市,内蒙占据多个席位,位列榜首,江苏、河南、湖北、辽宁也有城市上榜。“白天鲜见人,晚上少亮灯”的鬼城频现,让人惊愕。鬼城制造者去哪儿了尤其值得追问。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家重利,古今皆然。房地产行业获利高,世人皆知。曾经有权威人士评论:中国大富豪们有个特点,就是异常地集中在地产领域。2014年2月25日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则显示,全球十大房地产商中,中国富豪占据七席。显而易见,鬼城的开发商一样是冲着发财才会去攻城略地。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商品要交易成功才能实现利润。而楼盘开发后成鬼城,无人问津,发财梦自然成空。可是,吊诡的是,鲜见鬼城制造者破产的报道,更鲜见鬼城幕后的推手有“利空”的消息。
追问一:鬼城制造者中的开发商去哪儿了?要多少真金白银,才能打造一个那么大的楼盘。不过,对开发商来说,只要是当地政府支持的项目,成了鬼城也不怕。因为,开发的钱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银行的。而银行,一样有难言之瘾,项目开发的背后,权力干预之手常见。说房地产业与银行业是被绑在同一辆向前飞奔战车的利益共同体,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恐怕并不为过。鬼城的最后埋单者是谁?引人遐想。
追问二:鬼城制造者中的幕后推手去哪儿了?地方官员热衷于经济建设和GDP增长,喜欢上项目搞开发,而对养老、教育、医疗等显得不那么热心,无非是升迁的考量指标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所以,放眼全国各地,房地产商都是地方政府领导者的座上客。凭借造城“杰作”,不少地方官员荣调更好的城市甚至不断升迁,而在本人任上创造的“政绩”,很多却成为继任者和当地百姓的“鸡肋”,鬼城就是其中的典型。
毫无疑义,建设新城若不以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就是脱离实际的盲干、不负责任的蠢干和胡乱指挥的瞎干。鬼城,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成为地方政府过度城镇化的死结。而鬼城的制造者,开发商业可以全身而退,决策者可以得到荣升,也是对法治中国和监督机制的莫大嘲讽。故此,遏制鬼城现象,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地方领导需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去调整自己的执政思路和决策,多做那些百姓欢迎功在千秋的事。
延伸阅读:
官员:鬼城有房无人后患无穷 不能一味追求数字
90%地级市建新城可容34亿人居 或成鬼城死城
如何避免"鬼城"的现象 产城融合才是硬道理
2013年国内出现12座新鬼城 楼房空置率极高
宏观经济下行 楼市刺激经济反催生"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