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廖飞:从黔东南到科技厅 趁热打铁搞创新

14.03.2016  11:34

        多彩贵州网讯 (两会前方报道组) 到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的住地采访他时,他正在给贵阳的同事打电话。“对不起,谈个工作的事情,你们稍等。”廖飞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指着沙发示意我们坐下。
        等廖飞打电话的空隙,记者看到廖飞的桌上放着两本书——《免费商业的未来》、《EXO指数型组织》。“这是我在两会期间给自己定的阅读计划。”打完电话,廖飞走到沙发边坐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理念”之首,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同廖飞的谈话,当然从科技创新开始。“2015年,贵州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42%,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820亿元,全省技术交易额达到177.21亿元,技术市场规模从全国第29位上升到第18位,增幅全国第一,全省专利申请18295件、专利授权1411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55件。”谈起自己的工作,廖飞如数家珍。
        在廖飞看来,一个国家要走在世界发展前列,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是靠创新。近现代每次革命性的科技突破都会造就新的世界强国,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从国内看,产能过剩实际上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国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从贵州省情况看,我们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说到底是创新乏力、创新不足。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更要抓创新。把创新作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和主动力,不能一味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廖飞心里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路径。2016年,省科技厅将试点推进“5+X”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包括先期在微机电系统(MEMS)、纯电动汽车、工厂化建房、民用无人机、农村信息化等领域建立产业联盟。
          这些规划的形成,是他工作经验的积累,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果。
          在2015年8月之前,廖飞有长达近10年的地区工作经历。“现在的很多想法,起源都在那会。”
          担任黔东南州州长的时候,廖飞就大力推行农村木质结构房屋改造,用工厂化建房的理念进行建设和推广,不仅防火、隔音、节能、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条件,而且保住了少数民族建筑原生态风貌,让苗乡侗寨的木楼成为留得住客人的乡村旅馆。
        “房屋改造在当时就实现了。”这个“创新”效果不错,让廖飞很高兴。“但也有些想法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实现的。”比如,农村看电视都是靠‘锅盖’,而且只能看到少数的几个有线卫视。“这必然制约文化创新的发展。”廖飞说。认为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都要同步的廖飞,对此事一直牵挂于心。
        “在省科技厅2016年工作规划中,农村信息化中的农村三网融合项目,就将在今年5月召开的贵阳数博会上正式对外发布。”廖飞说。
        “现在调到科技厅工作了,我要趁热打铁,更加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源优势,将当时没有实现的想法一一实现,切实为老百姓做点实事。”采访最后,廖飞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2015,规划自己的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