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建基于全球城市的科创中心 ——访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研究员
“创新”正在成为上海的一个热词。由此引发关注的,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行动。
热归热,“热”的背后,我们究竟对全球科创中心了解多少?比如,什么是全球科创中心?上海要建什么样的全球科创中心?以及上海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
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研究员对此有一番细致研究。
上海有没有创新优势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周振华开门见山强调要明晰概念:所谓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创新资源密集、创新实力雄厚、创新网络广泛、创新活动频繁、创新辐射强大,从而在全球化创新网络中居于中枢节点的城市或地区。
“过去曾有专家预测,中国企业将以中端市场产品席卷全球。实际并非如此。”在周振华看来,上海现在有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机遇。目前,中国企业正凭借全新的定制化策略和十分现代的集成式策略来培育全球创新能力,并拓展新的细分市场。据“思略特”智库2014年中国创新调查,中国企业采取的创新战略:37%是需求搜寻,远高于全球平均值27%;43%是技术推动,有后来居上之势,正接近全球平均值。
“在外资企业眼中,中国企业创新方面的优势同样在扩大。”据悉,在今年一份有关创新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受访外企表示,中国竞争对手的创新实力与其相当或更强,并对发达市场中的领先企业发起了强有力挑战。有外电这样评论:中国的创新体系生机勃勃,全球都是其创新乐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的推进器。这就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战略机遇。”
要建什么样的科创中心
事实上,顶级的全球城市,如纽约、伦敦等,都非常关注和强化科技创新功能,而且已经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上海一定要适应这一变化潮流”。
至于上海要建什么样的科创中心?周振华给出答案:建设基于全球城市的现代科技创新中心。什么概念?他道出“四大特征”。
其一,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是主要功能。传统科创中心,通常以众多、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产出为主,用科技论文、发明专利、成果转化、高科技产值等指标来衡量,辅助于创新资源投入的指标,如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高学历占比、研发投入水平、研发机构数量等。现代科创中心,不仅要有自身强大的创新资源投入与重大成果的产出,更要具备与全球创新资源的广泛连接、强大整合、指挥控制、前沿引领的功能,具体表现为:科技项目国际合作数量、创新网络关联度、项目和人员国际交流频率、全球研发机构数量、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与交易、重大国际研讨会和论坛等。
其二,全球创新网络是基础构架。传统科创中心通常强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商业化”的串联协同。而随着互联网在空间上无所不在、时间上永远在线、主体上连接一切的“泛在化”趋势,今后的创新网络有点类似于“分布式混合赛跑”,连接的数量与密度成为关键。例如,基于网络的科技创新“众包”模式,任何参与者都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来提供创意、解决问题并获取酬金;又如,科技融资“众筹”新模式,一群人通过网络平台为某一项目或某一创意提供资金支持。
其三,创新聚合裂变是主要方式。传统基于分界的科技创新过程表现为自身创新资源从投入到产出的“有序推进”,呈现一种线性关系。今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会日趋模糊,在创新网络平台上会有大量基于不同参与者的创新资源跨界流动、聚合、交汇,进而不断产生裂变,在不同方向和时点形成创新突破点。“这一流程看似有点“无序”,但它充满活力,随时有创新突破点,最终会趋于收敛形成稳态。”
其四,科技金融文化的高度融合是明显特征。科技、金融、文化的高度融合,技术创新和其他创新之间的互动交融,代表了当今最成功的创新生态系统。这种创新系统不仅会涌现大量生产技术创新,也会涌现出大量跨界或边界模糊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等实物性成果。
如何打造这样的科创中心
对于上海该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这个问题,周振华强调:不能单纯依赖于引进外部研发机构(如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等)和外资企业的全球化创新,而要适应中国企业全球化创新的大趋势。
实践证明,在前几轮全球化浪潮中,外国企业更侧重于自力更生、从内部培养能力;与此不同,中国企业更加开放,乐于合作,更有可能通过全球化创新来获取人才和技术,寻求的是创新能力而非简单的知识与信息。
“因此,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顶层设计,要立足于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创新服务,满足中国企业全球化创新的新要求,特别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球化创新提供便利和支持。”
周振华表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创新协同。这种分工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交集,甚至相互渗透,但不能严重错位,否则会效率低下。在他看来,高校、研究院所主要是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创造,而不是主导创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而主导创新资源整合和配置的,也不是政府部门,应该是企业家、集成服务提供商、风险投资者。“所以,我们除了要集聚一大批世界级的创新‘引擎企业’及其企业家,一大批实力雄厚、市场敏感的风险投资机构外,还要集聚一批多学科、跨领域、应用性强的集成服务提供商,为创新活动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创新资源配置方案的集成化服务,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全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空间结构,科技创新中心在空间形态上逐渐呈现“小集聚、大分散”、“交织型、嵌入式”的鲜明特点。周振华建议,上海未来在打造科创中心过程中,可以从优化空间布局上做文章,比如改变纯粹的高科技园区、校区物理空间相对独立化、孤立化的格局,促进区城融合,并演进为功能性城区和中央智力区;比如,依托中心城区优越的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和创新资金,打造各具特色的“硅巷”(这也是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东岸模式”),嵌入式集聚发展一批轻资产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