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带动,聚集资源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

15.10.2014  10:54

开放带动,聚集资源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

——写在2014年全省第三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之际(上)

贵阳综合保税区展示中心。(资料图片)

    “面对新常态,作为典型内陆山区省份的贵州,开放带来的活力比改革还要大……内陆地区也可以搞好开放,欠发达地区也有条件实现创新。

    “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

    “贵阳只有通过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打破与外界人才、信息交流的壁垒,搭建借鉴吸收先进经验、技术的平台,形成追赶、拉动、助推发展的长效机制。

    ……

    从全省的战略选择,到贵阳的决策部署,都在释放着“欠发达”地区以开放带动跨越发展的强烈信号。

    一年前,京筑区域合作大幕开启;一年来,京筑两地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在贵阳综合保税区,透过一扇扇开放的窗口,人们见证了区域合作的繁荣景象。

    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建立为标志,京筑两地达成创新发展的共识,在开放中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在开放中搭建聚集资源的平台,在开放中鼓足项目建设的后劲。

    开放,让中关村的创新之花逐渐在黔中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汇聚起贵阳发展升级版的源头活水。

     区域合作

    构建开放带动新模式

    去年9月8日,贵阳市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京筑区域合作的大幕。

    贵阳是国家批复建设的首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中关村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贵阳与中关村的“联姻”,树立了两个“国家级示范”高位对接的典范。

    拥有生态标签的贵阳“”象万千:这里气候宜人,适宜的地理位置造就爽爽的天气;这里空气清新,位居全国十大空气质量优良城市之列;这里民风淳朴,各民族团结和睦。但是,自然的眷顾,不是“靠山吃山”的理由。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贵阳面临既要加速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的“双向选择题”。如何答好这道选择题?思路在于创新发展,路径就是以开放的姿态跨越大山,引入外部优质资源。

    牵手中关村,打通创新要素聚集的通道,这是贵阳实现转型发展的科学选择。贵阳与中关村的合作,不是“乡下人”攀上城里的“富亲戚”,而是一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实验。

    于贵阳而言,如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所说,京筑区域合作,探索了一条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谱写了欠发达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篇章,搭建了欠开放城市接轨国际前沿的新平台。

    于中关村而言,如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白智勇所说,“牵手”贵阳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带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需要,是中关村协同创新和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以贵阳和中关村的签约为示范和先导,贵阳又先后与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海淀区分别建立友好市区关系,将区域合作的“触角”延伸至更广范围。

    共赢,是双方的共识,而践行共识的关键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