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宅吉乡社会治理从理顺群众情绪切入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25日电 开阳县宅吉乡保兴村柏杨湾组有70多亩公益林补偿款从2009年到今年初一直没发得下去,每年为数不多的公益林补偿款,多年累算下来,已有11372.8元,整个组的群众为此意见很大。原因是曾经是柏杨湾村民组组长的汪支国一直说这片林地是自家的,补偿款应归其所有。整个组的村民说,不是汪支国家所有,公益林地补偿款应归组集体所有。一处症结未解,全组群众情绪总是不顺……
自今年5月18日该乡社会治理工作专班成立之后,专班本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顺群众情绪,更好地团结群众共谋发展的角度出发,5月19日晚专班人员深入汪支国家调看了该户的林权证,林权证上的面积数没有70多亩,经过反复给汪支国做工作,汪支国家8人每人在只占有一分林地的情况下退出他所说的70多亩都是自家的林地,11372.8元的补偿款归全组共同所有,这一久拖未决的纠纷得到了解决。
“以前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是有问题就叫下面的群众自己解决好了,再来领补偿款,现在是沉下去把问题解决清楚后送发补偿款,社会治理专班的工作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乡专班工作员周弟怀说。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宅吉乡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三无”创建活动为抓手,突出社会治理、夯实群众工作基层基础,按一案一策、一人一策方式及时疏导化解,调处民事纠纷,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着力解决多年来遗留的积案,以理顺群众情绪、推进社会治理、凝聚共同发展的新合力。
截至目前,该乡专班共排查出涉及林地、土地类的纠纷38件,已妥善解决处理15件,正在处理中的有23件。
该乡潘桐村郑一和郑二组多年争议的200多亩公益林地,涉及补偿金39102元,正是乡社会治理专班成立后解决的群众纠纷之一。
“做群众工作,推进社会治理是细活,能宽则宽,能容则容,能优则优,能帮则帮,确保社会治理落到实处,该乡专班工作机制实现了机构、人员、考核、保障的4专。”开阳县委驻宅吉乡工作组组长马健如是说。
与此同时,该乡还把安全生产、两严一降、禁毒等工作与三无信访村创建列入考核奖励范畴,对工作落实到位,深化社会治理的村支两委实行每年1万元的奖励,对专班工作成员给予资金支持奖励。(李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