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年科学梦遇上奋进新青年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题:当百年科学梦遇上奋进新青年
新华社记者齐菲 冀泽 齐健
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日前揭晓,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调试团队等6个科研领域的队伍赫然在列。FAST总工程师助理潘高峰认为,对于国家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以及业务上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是团队取得一系列成绩的首要条件。
100年前,中国青年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引领下,力图挽救祖国于危难之时;如今,新时代青年人正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学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FAST工程调试团队:为了一个“梦”甘坐冷板凳
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近3年时间里,他们扎根在贵州的寂静群山间,日复一日地为尽早调试好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而努力。他们都怀抱着一个朴素的理想:为FAST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FAST工程调试团队合影。受访者供图
今年30岁的郝巧莉硕士毕业后加入FAST,目前在工程调试团队负责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她告诉记者,工作是这里每一位驻站成员的常态,除了每天早八点到晚十点的正常工作时间,大家即使晚上睡觉时也处于待命状态。
“我们经常是一个电话就起来工作。有些同事晚上睡不着或是突然醒了,也会查看自己负责的部分是否正常。”郝巧莉说,虽然一年中至少有300天待在工作岗位上,但她仍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期待。
“我很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也很团结。”她说,大家就像螺丝钉一样,虽然微小,但却不可或缺。
100米口径美国绿岸GBT望远镜调试周期为6年,64米口径意大利SRT望远镜调试时间超过5年,而FAST仅用时不到3年就已完成基本调试。对此,FAST总工程师姜鹏非常自豪,而更令他骄傲的,是这些甘坐冷板凳的年轻人。
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的想法特别简单。“尽管每天可能只走了一小步,但是绝不嫌步子小,他们就是这样一群踏实肯干的人。”
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87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4颗通过认证,实现了中国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的突破。
中国青年航天人:秉承科学精神 不断追求创新进步
2017年,“天舟一号”发射成功,首次实现对空间站的货运补给;2018年,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18颗,形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能力;2019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航天技术是一国科学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离不开一群不断追求创新进步的青年航天人。
曾耀祥在查找资料。受访者供图
31岁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曾耀祥,只用七八个月时间就优化了沿用半个多世纪的火箭载荷设计方法,新方法基本可使大型火箭载荷降低15%左右,有效提升新型火箭运载能力。他自幼怀揣航天梦,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研究院潜心钻研火箭载荷与力学环境研究。
工作中,曾耀祥坚持着一个习惯:反复推敲已有论文成果,这帮助他发掘出精细化载荷设计的突破口。
载荷参数是火箭设计的重要依据。已有载荷设计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沿用,但当前新型火箭规模大、性能强,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沉浸在小山高的资料中,曾耀祥不断挖掘、计算,期间反复请教资深专家。2018年底,优化方法获得评审组认可,未来将应用在长征七号甲等新型火箭的研制中。
“我们青年一代应秉承科学精神,不断追求创新进步。”曾耀祥说,现在单位里承担新一代火箭研制的,青年占绝大多数,他们每个人都在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努力。
搭乘“复兴号”高铁疾驰过中国的大江南北,田亮脑海中“存档”下的不是沿途风景,而是海量数据。
2017年4月,田亮(左)参加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线轻轨车辆试验时,安装受电弓动态试验设备。受访者供图
每年出差超过140天,这名29岁的助理研究员五年间“试乘”过数千公里的高铁新线,完成线路试验和开通前的联调联试。所有试验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三年前作为中国标准组冲高试验团队成员参加的一次试验。
2016年7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客专上开展了一系列综合试验,成功实现相对时速84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的目标,创造了动车组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的世界纪录。
这支“冲高”团队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40名青年骨干组成,他们需要在20天时间里完成接近平时2个月的工作量。“每天的试验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试验后还要分析数据,经常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田亮说。
“由于这样速度级的试验尚属首次,需要面对多方面挑战。我们提前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反复仿真、制定试验方案,以确保试验安全顺利完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牵引制动研究室副主任黄金说。
“在团队中,我的年龄和出差天数仅处在平均水平。”田亮说,参与高铁建设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更是参与打造中国的靓丽名片,他们都感到很自豪。
[责任编辑: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