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学术研讨会在赫章召开
8月22日-25日,省民宗委在赫章县举办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学术研讨暨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论坛。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滇川黔桂彝文古籍协作组组长禄文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馆馆长顾久,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和平出席。来自省内外的60多位文献学、考古学、彝学等方面文化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了云南省社科院原院长、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原会长何耀华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彭邦本教授分别作主题演讲;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的10位专家学者作大会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做好彝学研究、彝文文献与西南史研究、三星堆和金沙图文与彝文的关系、彝文文献与牂牁和夜郎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禄文斌强调,彝族历史文化悠久,古籍文献繁多,为丰富民族古籍宝库,推动我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研讨彝文古籍与西南民族史的关系,就是要通过探讨,形成共识,共同助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他表示,从《西南彝志》等相关彝文文献到甘肃天水市的实地考察调研,并从彝族的父子连名制、天文历法以及文字起源可以考证,彝汉文化同宗同源。彝文古籍是研究西南民族史的重要典籍,当前,要大力实施救书、救人、救学科,加快彝文古籍及人才的抢救、保护和培养速度,特别是要培养既懂汉文、又懂彝文的民族古籍人才,为我省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西南民族史学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对彝文古籍和西南民族史的研究,顾久认为,从文字上看,彝族是一个拥有较高文明的民族,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古文字。在研究中,要从彝文文献、歌谣中提炼出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让彝族同胞更自信、自尊,并用这种精神支撑和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张和平在讲话中指出,我省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民族都保存了大量丰富多彩、极具价值的民族文献古籍或口传古籍。其中,彝族因有被誉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的彝文,而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民族文献古籍,这些古籍是我省民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彝文古籍工作,早在1955年,毕节地区就成立了彝文翻译组,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了彝文翻译工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项工作才全面展开并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民宗部门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彝文古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彝文古籍事业的新发展。同时,在“救书、救人、救学科”的方针指导下,搜集、整理并翻译、出版了一大批彝文古籍,这些彝文古籍具有坚实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极具民族特色和价值。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60篇,内容涉及彝族谱牒、彝文古籍整理、彝族宇宙观、夜郎文化与旅游开发等。会前,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贵州殷墟”的赫章可乐遗址,并参观夜郎历史文化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