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精神粮仓”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1日电 近年来,德江县344个村(居)“农家书屋”着力发挥“加油站”、“调理师”、“精神粮仓”的作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致富“加油站”
“今天我想把这本《农业与农村经济管理丛书: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与实务》再借回去看看,继续学习如何建好和管好专业合作社。”
7月25日,在德江县楠杆乡长远村“农家书屋”里,正在翻阅书籍的何祖强正向图书管理员办理借书登记,准备把致富“专家”请回家。
今年,楠杆乡政府准备在长远村建设“万亩党建产业观光园”,何祖强觉得机会来了,但又不知道如何操作,于是前段时间就把这本书借去看一遍了,今天遇到了些不懂的又来借。
通过“专家”的指引,如今,专业合作社已申报注册成功,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种植建成梨园、桃园、茶园、葡萄园、杨梅园、生漆园、枇杷园等1000余亩与乾隆古墓、古营盘遗址、珍惜古树群、千亩杜鹃等旅游景观相得益彰,预计2014年可创收入100万元。
在德江县像何祖强一样经常到农家书屋中学习致富技能,并成功发展产业的就有500余农民,农家书屋成为了他们名副其实的致富“加油站”。
健康“调理师”
盛夏清晨,迎着清风,披着一抹柔和的阳光,钱孝忠夫妇竞走在连户路上享受着路边绿叶花草散发的清香。
钱孝忠老人告诉笔者,今年71岁的他是钱家乡钱家岩村的一名普通农民,早年因操劳过度,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老年病症积一身,老伴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天气转换就疼痛难耐。
“老了不中用了,身体不是这哈有毛病就是那哈有毛病,现在我们是天天锻炼,想多活几年,多感受新时代的变化,享享天伦之乐。”回到家里钱孝忠老人如是说。
“这本《老年病防治与自我调理》,是我特意从村图书室借来的,上面有如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风湿病的方法,我们现在每天清晨锻炼、中午午休、晚上泡脚、经常按摩这些养生方法都是从这上边学的,这书挺管用的。”钱孝忠老人翻着书向笔者介绍着他二老养生的“至宝”。
在德江的1万余名农村老人,几乎每个人都曾受益于农家书屋关于健康养生的藏书,农家书屋也正发挥其贴近农民群众的优势,向老人健康“调理师”迈进。
农民“精神粮仓”
“我们村的图书室最近又添了些新书,我最近正在利用晚上看呢,现在虽然有些眼花了,但我拿起书又突然觉得33年前的学习劲又来了,我几乎1个月不到就换一本。”
7月30日,在沙溪乡大寨村桦叶组笔者见到了一位热爱读书的农村妇女——刘学娥。
年近50的刘学娥,是她所生活的苗家村寨少有的妇女知识分子和村民代表,30年前,她成绩优异,因为家里穷,一度丧失的上学的机会,后来成了家,就更没机会上学,成为了人生的憾事。
2012年大寨村办公楼修建完毕,在多方努力下,该村图书室筹建成功,藏书3000余册,这成了像刘学娥一样的失学知识分子一个很好的去处。
“我算了一下,从12年到现在我看了差不多100本书了,最近主要集中看党的群众路线的书,越看越觉得有味,我正在写入党申请书,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刘学娥拿着拟好的《读书计划》如是对笔者说。
在德江的344个村(居)农家书屋中,藏有的政经、文化、科技等6类图书约有110万册,成为了群众汲取知识营养的“精神粮仓”,正在提升着53万人民群众的素质。(冯建洪 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