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戒与心中无戒

22.01.2015  1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院进行座谈时指出,县委书记要走得正、行得端。不能看重名誉、地位、利益,更不能把这些当作个人的追求,在任期内干出点为百姓谋利的事,而不是一门心思为自己谋利。生活上检点,不要成为这“门”那“门”的主角。 “四有”县委书记要求的一条是“心中有戒”,虽然排在最后,但是要说他的重要性,也是重中之重。 “戒”是规矩。“心中有戒”,就要心中有规矩。《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让孩子守规矩,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官也要心中有规矩。为官的规矩是什么?中共高层和习总书记谈“规矩”时,强调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不成文的纪律。又说,纪律是刚性规矩。一些未成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为官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这就是“心中有戒”。   “戒”是敬畏。“心中有戒”,就要心中有敬畏。“戒”是因为“敬畏”才“戒”。西游记中的“猪悟能”也叫“猪八戒”。唐僧希望“猪悟能”能够有所敬畏,有所戒。这有这样才能修成正果。为官者,心中没有敬畏之心,就不会“戒”。那么,为官者应该敬畏什么?人民、权力等等。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等等。这也是“心中有戒”。 “戒”是平淡。“心中有戒”,就要心要平平淡淡。人们都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心无杂念,什么事情都能够看的开。为官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平淡,把那些应该“戒”的当成普普通通的事情来做,养成习惯,不能刻意去“戒”这“戒”那,这才是“心中有戒”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是“心中无戒”。 心中无“戒”不是没有“戒”,而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自我到无我。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努力的。但是,只要心中有党和人民,规规矩矩为官,规规矩矩做事,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就容易达到这种境界。(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