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悬崖峭壁建天渠

18.09.2020  06:10

刘明昌受伤的头皮(9月11日摄)。新华网发(杨盼 摄)

  新华网贵阳9月17日电 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这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高流天的真实写照。没有水,就开渠,当时年仅22岁的刘明昌跟着村里将近100个村民来到百丈悬岩的山腰上,用凿子和锤子开始了开山凿渠的生涯。前后历经8年,终于挖出12公里的水渠,其中,有2.48公里的水渠是建在悬崖峭壁上。

  “当年全村的男人都去凿渠了,38个人挤一个山洞,白天凿渠,晚上住山洞,一年365天,就放春节下半天的假。”提到当年的凿渠过程,如今84岁高龄的刘明昌瞬间来了精神,将他的凿渠经历娓娓道来……

  “高流大队山连山,眼望泉水喊口干,缸里没有三碗水,家中缺粮又少穿。”在高流天渠未建成之前,高流村村民要吃水得跑半个山,吃水十分困难。为了吃上水,以高流村村民刘新荣、高铁贵为领队,自发组织去山上挖水,刘明昌也加入凿渠队伍中。

  修建高流天渠时大家分成了两个队,一个是长修队,负责修建渠道;一个则是突击队,负责粮食生产,供应长修队的口粮。“我们没有钱,没办法买炸药,我们就自己制,修这条渠还真没花什么钱。”刘明昌笑着说。因为没有资金,开山的火药就用鞭炮、硫磺和硝来混合,被人们称作“黑火药”,威力不大,一次开山仅能炸出10余公分的炸眼,剩下的全靠人凿。绳子拴在腰间,从岩顶上吊到岩中间,脚踏悬壁,手持钢钎,就这样一锤一锤地凿出了一条水渠。

  在凿渠期间,刘明昌的堂兄刘明志,还有其他两名队员许光美、陆正华牺牲了,牺牲时刘明志30岁,许光美23岁,陆正华27岁;同时,还有60多个队员不同程度受伤,刘明昌也在其中。

高流天渠(9月11日摄)。新华网发(杨盼 摄)

  当时刘明昌吊在山腰正在凿渠,突然头顶掉下一块石头,刚好砸在头部,石头将他的头皮揭了下来,头皮从后往前翻遮住了脸,队友帮他把掉了的2/3头皮又翻了回去,当年受伤的那块头皮至今仍未长出头发,所幸捡回了一条命。

  提及受伤过程,刘明昌现在还心有余悸。受伤过后,刘明昌在家养了42天伤,家人都不太愿意让他继续凿渠,但刘明昌想着:都这样了,怎么着也得凿出一条渠来,地里没有水怎么种粮食?凭着这股拼劲,伤未痊愈的刘明昌毅然回到山上,再次加入凿渠的队伍中。他说:“虽然受伤了,但还是要挖沟,要吃水,我回去就是给同伴们加油打气的。

  知道有人牺牲,有人受伤,长修队队员们一度打“退堂鼓”。主持修建工作的高铁贵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安抚人心。为了吃水,村民最后又陆陆续续回到凿渠的岗位上。

  现存的长修队草席被碎片(9月11日摄)。新华网发(杨盼 摄)

  长修队在前“开路”,突击队保障后勤。在突击队队伍中有两个人显得十分特别,一个叫高学明,一个叫刘显秀,两个皆是盲人。因为眼睛看不见,无法加入修建渠道的队伍中,但又想为开凿水渠出一份力,高学明开始了4年的磨面之路。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为赶上供应口粮的进度,原本在生产队做鞋的盲人刘显秀也加入突击队后勤保障的队伍中,跟高学明一起推磨玉米面。

  历经8年时间,12公里的高流天渠修建成功,村里人终于吃上了水,再也不用过着隔山望着河、有水吃不到的日子。现在,高流天渠灌溉的农田面积达3215亩,解决了2100人的饮水问题,受益3200人。“凿渠日子苦不苦?苦!值不值得?值得!”刘明昌挺直了腰杆响亮回答。

  如今,当年参与建设高流天渠的那批人中尚在人世的仅剩6人,但高流天渠从建成到现在依然执行着它的“使命”——灌溉高流地、养育高流人。(杨盼) 

凿渠时的吊绳桩(9月11日摄)。新华网发(杨盼 摄)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