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志愿者贾祖顺:从违建户到“水缸”守护者

29.06.2014  14:27

  贾祖顺说,阿哈水库现在的水质,比过去好了很多。

  本报记者王奇摄影报道

  星期四上午9点,贵阳阿哈水库。74岁的贾祖顺像往常一样,搬张板凳坐在自家门前通往水边的路口,开始一天的值守:看到游客前来游玩就劝游客返回,发放保护水源地宣传资料,还到水库边捡拾垃圾。

  2011年,贾祖顺加入了阿哈水库环保志愿者,三年来,贾祖顺已经不记得自己劝走了多少想要到湖边游玩的游人。贾祖顺说,前些年,周末的游人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劝走四五十人。现在,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游人越来越少,但他每天还是会在家门口三个通往湖边的入口沿线,来来回回巡查20几趟。

  一咬牙把78万元的竹楼拆了

  今年是贾祖顺在阿哈水库边安家的第48个年头。在贵阳,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被市民誉为“三口水缸”,供应着上百万市民的饮用水。

  2006年,贾祖顺投资78万元,在阿哈水库边修起了一座竹楼,用来经营农家乐。周末,城里的人来吃农家菜、烧烤、钓鱼、游泳,农家乐生意很好,每月收入上万元。

  2008年,为保护水源地,当地政府在阿哈水库边禁止经营饮食、游玩、乘船游湖、烧烤等活动,并着手拆除水库周边的违章建筑,贾祖顺的农家乐在拆除之列。“才营业不久的饭店,突然就要拆除,娃娃又没工作,说不悲观是假的。”贾祖顺说,刚开始他想不通,坚决反对。

  阿哈水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地上门来给他做思想工作,讲解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他才知道阿哈水库的水是给上万人喝的。“直到那时,我才突然回想起以前水库里的水,清澈透明,看得到鱼游来游去,现在湖面上到处是油污,垃圾也随处可见。

  2008年8月,当地政府按政策给予贾祖顺一定补偿,他一咬牙,就自行拆除了竹楼。这也是阿哈水库范围内拆除的第一栋违章建筑。

  主动报名守护“水缸

  贾祖顺的竹楼被拆掉后,他主动报名加入到义务护湖志愿者行列,每天在水库边劝导游客、发放保护水源地宣传资料,还到水库边捡拾垃圾。“不说我自家就是吃这个水,就是不吃这个水协助保护水源也是应该的,以后子子孙都要吃这个水。

  自从成为志愿者后,贾祖顺每天9点起就开始到劝返点值守,往往到晚上7、8点才能回到家中。贾祖顺就很少出远门,尽管他偶尔不在时,老伴丁学凤会为他代岗,但他还是不放心,出门办事总是匆匆去匆匆回。尤其在周末,游人相对较多,贾祖顺必须来来回回地穿梭于三个通往湖边的入口处,劝阻游人。

  只要身体好一直守下去

  “贾伯做这个事不容易,人多的时候,顾到这个入口又顾不到那个入口,声音都喊哑了,这还不算,要是碰到不听劝的游客,还骂贾伯多管闲事。”贾祖顺家隔壁的孙大姐告诉记者。

  遇到不听劝阻的游客,时常还会挨骂,这让贾祖顺也一度想放弃做志愿者。“几十岁了,小娃娃都要骂你,懒得做了!”老人家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想法,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睡一觉后,第二天又准时准点去卡点值守去了。

  如今,时间长了,大多数人还是都听从贾祖顺的劝导。贾祖顺说:“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一定会把志愿者工作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