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
——六盘水探索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
“春种一座山,秋收一小篮;种粮到天边,收成要看天。”祖祖辈辈唱着这首歌谣的盘县普古乡舍烹村如今大变样——土地上“长”出了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农民坐着“考斯特”上下班、吃免费餐。
与感官视觉变化“同频”的是农产品升级。传统的玉米、土豆等种植物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蓝莓、红心猕猴桃、刺梨等附加值更高的特色农作物。
舍烹是六盘水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工业城市六盘水“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结构调整”,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把山地特色农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富民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发展新路子。
作为生态大省贵州旗下少有的工业城市,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喀斯特地貌突出,山高坡陡、石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少,加之多年来工业“一支独大”,让农业这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产业长期处于尴尬地位。
2014年,六盘水超过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业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6791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7.4%,贫困人口仍有60万。
农业如何破题?是摆在六盘水决策者面前一道考题。
在深入调研分析了六盘水的农业发展形势后,市委书记李再勇一针见血地指出,六盘水不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之长在于“特”。在他看来,国发2号文件中提出的“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就是六盘水发展农业的“指南”。
去年伊始,六盘水作出了全面实施农业结构调整“3155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围绕建设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现代特色农业,打造凉都圣果、凉都红豆杉、凉都刺梨、凉都红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把山地特色农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生态、高效、富民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发展路子。
刚开始,“3155工程”还有争议。
长期习惯了工业经济“占主导”部分人认为农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不足,抓不抓意义不大;还有的人对喀斯特山区发展农业信心不足,觉得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突破。
面对争议,六盘水决策者选择了用事实来说话——
这一年,六盘水共建成猕猴桃基地12.84万亩、刺梨基地20万亩、茶叶基地35.99万亩、中药材基地23.04万亩……23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98.84亿元;
这一年,规划建设的“三线六带”特色产业带雏形初具;
这一年,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调减30万亩,粮经比从51∶49调整到39∶61;
……
年终一盘点,一产增加值达到75.75亿元,增速名列全省第一,得到了省领导“爆发式增长”的点赞。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荣告诉记者,山多地少、耕地破碎、农业商品化率低的现实,、倒逼着六盘水探索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
围绕山地农业的念好“山字经”。六盘水将产业与生态融合,在去年全部45.37万亩营造林中,新增刺梨种植面积7.7万亩,油茶种植5.8万亩,茶叶1.95万亩,核桃7.2万亩,红豆杉0.7万亩,以车栗子蓝莓为主的特色经果林3.4万亩,各类经果林占全市总数的近60%。
立足山地立体气候优势种好“摇钱树”。六盘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火龙果、猕猴桃、刺梨、葡萄、蓝莓等精品水果,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融合农业特色产业和旅游文化品牌舞活“产业链”。六盘水实施农旅融合,综合开发,多元产业联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如今,哒啦仙谷的鲜花、郎岱的西瓜、米箩的杨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盘县刺梨果脯、六盘水苦荞茶、六盘水苦荞米、水城猕猴桃、四格乌洋芋、牛场辣椒等6个特色农产品还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作物种植面积平均亩产值从1090元提高到了3550元。
六盘水,一个喀斯特山区,通过不断探索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在希望的山地上绽放出了现代农业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