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村里来了个好支书
村里来了个好支书
——记息烽县龙门村驻村干部王超
“遇到什么困难事、烦心事,一个电话,王支书就会上门来解决。”村民杜明菊与邻居甘国林因林地纠纷,多年来一直闹得“不愉快”,口角之争更是常事。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想法,杜明菊拨通了贴在自家大门上那张“便民联系卡”中副支书王超的电话。没想到当天王超就到她家,了解事件原委后,从邻里关系、政策法规等方面现场劝解疏导,签订了调解协议。“心头的疙瘩解开了,邻里关系和谐了。”杜明菊说。
贵州省息烽县养龙司镇龙门村地处乌江河畔,距离县城30多公里,全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是养龙司镇挂牌整改的后进村。
作为贵阳市第三批驻村干部,去年10月,息烽县群工中心调处科科长王超被选派到龙门村,担任村党支部副支书。
村情、寨情、民情怎样?工作该如何开展?王超决定先串串家门,并将自己的相片放大,连同电话号码、工作职责等印在便民联系卡上,每到一户,就张贴在该户最显眼的大门上。
“云上组73岁曹永春,离任老支书,长年患病,属于空巢老人;龙上组71岁唐远敬,残疾家庭,属困难户……”
翻开厚厚的民情日记本,短短两个月,王超走遍了全村168户群众,详细记录着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信息。
“家庭是社会和谐的细胞,邻里和睦了,纠纷少了,村寨也安宁了。”王超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在村里开展“信访代理”,避免了群众多跑路、跑弯路。截至目前,他代理信访案件5件,当场化解矛盾纠纷6件。
从县机关到偏远农村,起初,村民们并不看好这个县城来的副支书。然而,经他处理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关村民利益的“小事”,拉近了他与村民间的距离。让村民从最初的不信任,到有什么事都找他,王超也因此被村民称为“王门神”。
今年3月初,龙门村几代人期盼的人畜饮水工程将动工,水井湾组村民看到施工设计方案后,认为蓄水池选址偏低,担心水流不进家。为此,村民多次向施工方反映,均未得到处理,村民组长徐寿敏拿着30多人盖手印的请愿材料,与3名群众代表要到县里“告状”。
眼见情绪激动的村民,王超把大家请到村委办公室,泡上几杯茶,一边安抚村民,一边向县、镇相关部门反映。在他的争取下,施工方同意更换选址。如今,新建水池已完工。
4月16日深夜,突降暴雨,水井湾组百年古树被拦腰折断,进村公路受阻、10千伏高压线被压断,情况万分危险。天未亮,王超就电话通知村组党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设立警示标志,协调供电、林业部门,于当天中午恢复了供电、通行。
住在村委会的王超,平时买菜不方便,当地村民让他自己到菜地摘,可一次次都被王超谢绝,朴实的村民干脆将新鲜蔬菜悄悄放在他宿舍门前。“乡亲们信任我,把我当门神,不能让大家失望。”王超早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他说,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查摆问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摘掉龙门“后进村”的帽子。(李道权 徐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