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乌蒙大地 汗洒绿色田野
情系乌蒙大地 汗洒绿色田野
——记毕节市农委总农艺师刘红梅
“做农业工作,一定要走入田间地头,深入百姓中间,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毕节市农委总农艺师刘红梅最常挂在嘴边一句话。
刘红梅1988年8月被分配到毕节市农业局土肥站工作。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她就与同事打起背包到毕节市金银山、八寨坪蹲点,推广绿肥聚垄免耕、营养坨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金银山样板取得成功后,刘红梅又继续转战各个乡镇,蹲点做示范。1995年,刘红梅调毕节市植保植检站工作,专门从事植物病虫的防治,哪里有疫情,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庄稼进行救治。
马铃薯产业是毕节市广大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其中对马铃薯危害最大的就是晚疫病。每次晚疫病的爆发,都会导致大面积的马铃薯死亡,让农民遭受损失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红梅经常在盛夏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采取定点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调查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了解晚疫病的特点。经过大量工作,最终找到了防控马铃薯晚疫病的方法,摸清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从而总结出一套以防控为主,辅以选栽高产抗病品种、播前实施种薯处理、加强病情监测的综合措施,达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每次看到百姓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因遭受病虫害而导致大面积绝收时,我都感到非常的难过,我一定要帮助他们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刘红梅说。通过对毕节市土地调研,刘红梅决定在加大宣传培训防控知识的同时,采取逐步推进全程承包统防统治和开展规模化防控作业等方式,对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据统计,综防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26年来,刘红梅始终坚守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辛勤地耕耘在乌蒙大地,默默地为毕节农业的发展作贡献。 2001年、2002年分别获全国、贵州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优秀科技服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获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病虫害电视预报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获“地区行署特殊津贴”奖励;2005年荣获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8年获地区“地管专家”;2008年获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9年获地委、行署“毕节地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贵州省“省管专家”称号。(毕节市委组织部人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