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舍命拦惊马救火车,18岁牺牲的他感动我们半个世纪
舍命拦惊马救火车,18岁牺牲的他感动我们半个世纪
半月谈记者 李惊亚 郑明鸿
在武陵山区贵州省余庆县的余庆河上,有一座100多米长的大桥,名为前方大桥。
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一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他叫邹前方。
余庆县前方大桥(2021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摄
50年前,1971年4月22日,一列满载汽油罐的火车行驶至贵州贵定县大关坡隧道时,与两匹受惊的驮马相遇。
眼看着列车要发生相撞脱轨事故,负责守卫隧道口的邹前方冲了上去,拼尽全身力气,将两匹惊马推出铁轨。险情解除了,邹前方却献出了自己18岁的生命。
如今,行走在他的故乡余庆县,除了前方大桥,还有他的雕塑、宣传画等。
“他若怕死,不会去当兵。”记者近日来到邹前方的家乡,听他的亲人、朋友和战友讲述邹前方生前的英勇故事。
邹前方1953年出生,1969年参军入伍,成为人民解放军昆明部队某部三团七连八班战士,负责值守贵州贵定县大关坡隧道口的哨位。
1971年4月22日,邹前方像往常一样,屹立在隧道口外的哨位上。这一带,经常有村民和驮运粮食的骡马经过,还有手持工具上工的民兵队伍。
邹前方生前资料图。(新华社发)
上午九点十三分,一列列车奔驰而来,汽笛声响彻山谷,“列车快出洞了!”
突然,在几十米外,两匹正在穿越铁轨的驮马被列车的轰隆声和汽笛声吓惊了,沿着铁轨狂奔起来。
“那趟列车有近三十节车厢,都是装的汽油罐。如果撞上惊马,列车就会脱轨。”85岁的邹前方的老连长詹信昌说,“如果汽油罐发生燃烧或者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而铁道旁高填方路基下,上百名民兵正在修建湘黔铁路,“不仅是民兵的生命很危险,旁边的村庄也会受到威胁”。
这个时刻,邹前方毫不犹豫冲进铁轨,奋力将惊马往铁轨外推。列车司机发现了正在与惊马搏斗的解放军战士,立即拉下紧急制动阀,但巨大的惯性仍然推着列车呼啸而来。
“解放军战士,快,快松手!”周围施工的民兵奋力呼喊这名小战士。然而,邹前方毫不畏惧,他双腿死死“钉”在铁轨上,用尽全身力气,狠狠推扛两匹惊马。
“他把第一匹马推出去,第二匹马他硬是半推半扛出了铁轨,结果马摔到坎下摔死了,邹前方也牺牲了。”詹信昌说。
邹前方英勇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邹前方的事迹被编成连环画、小人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邹前方的牺牲证明书。(余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那个时候,火车运送的都是重要物资,隧道里都要部队站岗,怕坏人破坏火车。”和邹前方一起长大的吴仲余说,“他是军人,负着责任,不能把火车搞翻了,他若怕死,就不会去当兵”。
邹前方参军后,吴仲余曾去贵定找他玩,看他白天晚上都在隧道口站岗,“没想到第二年就出事了”。
邹家六兄妹在余庆县白泥镇下里村(如今的下里社区)出生长大,邹前方排行老五。当时的下里村,家家都很贫困。“他想读书,但家里供不起,就让他在家放牛、砍柴。”六妹邹前英回忆,邹前方脾气很好、很勤快、非常孝顺,主动报名入伍。
接到弟弟牺牲的消息,三哥邹前光赶去贵定,料理后事。见面时,弟弟被白布包裹着,“我们把他安葬在铁路后面的山上,他本来就是守铁路的。”邹前光说。
1971年7月,邹前英也主动申请入伍,成为一名护士,她常去贵定扫墓,缅怀哥哥。
在邹前方牺牲的铁轨旁,贵定县立了一块“邹前方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2021年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余庆县白泥镇下里社区,一座铁桥连接着河对岸。
过去,群众想去镇上赶集、县城办事,需要绕很远的路才能过河。铁桥建成几十年了,无数行人从桥上经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铁桥与邹前方有关。
邹前方牺牲后,组织上曾询问他的父亲邹兆伦有什么需要。这位曾担任下里村村支书的老党员说:“我哪样都不需要,就是想给村前的余庆河上修座桥。”
在邹兆伦的要求下,政府在余庆河上修了一座下里铁桥,方便群众出行。
图为下里铁桥(2021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摄
2009年,在距离下里铁桥约300米处,又修建了一座125米长的大桥,被当地政府命名为前方大桥。两座桥横跨余庆河,遥遥相望。
在余庆县郊的天湖广场,矗立着邹前方推马的雕塑。余庆县开展“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邹前方被作为“忠心”的余庆人的代表。
余庆县天湖广场上的邹前方推马雕像(2021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几年前,邹前光拆掉破旧的三间老木屋,在原地盖起了三层小楼。在一楼堂屋,挂着一块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牌匾。“我们一大家人,有六个人都当过兵。”邹前光说。
“前方大桥修好后,我每天都要到桥上散步,走过去就几分钟。”邹前光说,走在桥上就会想起弟弟。
邹前方的母校下里小学,2018年转为公办的下里幼儿园。校门一旁有醒目的八个大字“英雄邹前方的母校”,另一旁是邹前方的宣传画——一名身着绿色军装、身扛长枪的年轻战士,右手用力扯着一匹驮马的缰绳,身后是一列喷着滚滚浓烟的火车,似乎已近在咫尺。
图为下里幼儿园门口邹前方的宣传画(2021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摄
“虽然是50年前的事了,但我经常会给教职工们讲起邹前方的故事,身为英雄的母校,我们也深感自豪,希望能把这份英雄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下里幼儿园园长田亚明说。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